中國氣象局關于2005年中國氣象局氣象新技術推廣項目申報組織實施有關事宜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2-03 · 5772人看過

  各有關單位:

  為了做好中國氣象局氣象新技術推廣項目的組織實施工作,按照《氣象新技術推廣項目管理辦法》(試行)(氣發[2004]223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及有關經費管理辦法的要求,現將2005年度項目的申報及組織工作通知如下:

  一、支持的方向和對象

  1、支持方向:主要用于全國氣象業務的技術升級、完善,氣象新技術的業務轉化及應用推廣等。

  2、支持對象:根據國家財政對氣象事業費支出的具體要求,項目第一申報單位必須是中國氣象局、各省(區、市)和計劃單列市氣象局所屬業務和科研單位。項目鼓勵業務和科研單位聯合申報,對于業務單位轉化科研院所、局校合作等部門合作的成果以及同等條件下已得到國家或地方省部級支持的項目成果予以優先支持。

  二、項目的申報和組織實施

  1、為了突出目標,指導專項的申報工作,在征求全國各有關業務和科研單位、職能司的基礎上,氣象新技術推廣項目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專家編制了《2005年氣象新技術推廣項目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有關項目的申報、推薦和組織工作,按《管理辦法》和《指南》的有關方向和要求開展。

  2、2005年氣象新技術推廣專項分為重點項目、面上項目和預報員專項三部分實施。

  (1)重點項目的遴選條件

  l全局目標突出,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l列入了中國氣象局工作重點,并有配套經費投入;

  l整合資源,體現成果共享;

  l能形成良好的可持續發展機制。

  (2)面上項目的遴選條件

  l業務需求迫切;

  l業務受益面廣,受益程度高;

  l實施單位具備優勢和完成任務的基本條件;

  l具有良好的運行機制,可實現成果共享服務。

  (3)預報員專項

  l專項支持全國各級在職預報員就提高預報技術水平申報項目,單獨評審立項;

  3、經費額度和實施周期

  (1)根據中國氣象局工作重點,支持少量重點項目(每年不超過2項),項目周期1-2年,總經費限額50萬元以內,經費按年度預算劃撥;

  (2)面上項目,項目周期1年,總經費限額20萬元以內,經費一次性資助;

  (3)預報員專項,項目周期1年,每個項目限額5萬元以內,總經費50萬元,經費一次性資助,掛靠災害天氣國家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統一管理。

  4、申報條件

  (1)根據國家財政對氣象事業費支持的具體要求,項目第一申報單位必須是中國氣象局所屬業務科研單位;

  (2)鼓勵業務和科研單位聯合申報,項目參加人員中既要有業務人員也要有科研人員;

  (3)項目要有明確的業務目標,落腳點在業務水平的提高,項目申報單位應保證為開展項目工作提供所需的必要條件;

  (4)同一申請人不得同時作為兩個或以上項目的負責人,也不得在原有項目未完成之前作為新的項目負責人;重點項目負責人不能再參加其他項目;

  (5)項目負責人應具備以下條件:

  l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優秀的業務科研工作業績和開拓創新能力;

  l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

  l具有良好的信譽,作風民主、嚴謹;

  l能將主要精力用于項目組織協調與業務研究工作;

  必須是在職工作人員,在項目立項當年一般不超過55歲。

  5、申報項數限額

  (1)每個省(區、市)氣象局、計劃單列市氣象局、局直屬業務科研單位申報項數限定在3項以內(中國氣象局八所所在省局申報項數限定在5項以內);

  (2)預報員專項單獨申報,不在上述限額之內;國家氣象中心和區域氣象中心申報項數限定在2項以內,其他各單位限申報1項。

  6、申報材料及要求

  (1)申報項目需認真填寫項目申報書(見附件),并編制項目經費預算(項目經費預算將作為項目評審的主要內容之一),重點項目需按年度任務編制年度經費預算。

  (2)項目的相關內容要符合氣象新技術推廣項目定位,一般性的日常工作、人員費、管理費、基建、大型設備購置和運行經費、培訓費等不在支持范圍內。

  (3)項目目標和任務要明確、具體,并提出項目合理的運行機制和可操作的成果共享方案。

  (4)申報單位應對項目申報人員資格及申請書內容的真實性嚴格審核。對弄虛作假行為,一經發現核實,科技發展司將記錄在案,并取消相關申報單位和相關人員后兩年的申報資格。

  7、報送申報材料的要求

  各類材料上報后,由氣象新技術推廣項目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格式審查后,組織專家組開展項目的可行性論證和評審。

  項目申報材料包括書面材料和電子文本。書面材料和電子文本的內容必須一致,否則將視為無效。書面申報材料用A4紙打印,騎馬式裝訂,蓋章后,一式11份使用9號信封封裝,由有關單位統一推薦報送。

  電子文本采用電子郵件或NOTES辦公系統報送,有關格式可在中國氣象局網站(www.cma.gov.cn)主頁中的“公告欄”專欄查詢、下載。

  受理時間:2005年3月1日-3月20日

  聯系人:王金星楊蕾

  聯系地址:中國氣象局科技發展司科技項目處

  電子郵件:wjx@cma.gov.cn;yanglei@cma.gov.cn;

  NOTES地址:王金星/科技項目處/科技司/局機關/CMA

  楊蕾/科技項目處/科技司/局機關/CMA

  8、其他注意事項

  申報材料不予退還。需保密的材料請注明密級并作說明。

  附件1:2005年中國氣象局氣象新技術推廣項目指南

  附件2:新技術推廣項目-項目申報書(新格式)(略)

  附件3:新技術推廣項目-項目預算書(略)

  中國氣象局

  二○○五年三月三日

  附件1:2005年中國氣象局氣象新技術推廣項目指南

  隨著氣象科學的發展,中國氣象事業的內涵已經發生深刻變化。“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已指出:中國氣象事業涵蓋了天氣、氣候(氣候系統)、氣候變化等氣象業務和相關的科學研究,正在形成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綜合體系,通過開展天氣、氣候(氣候系統)、氣候變化和全球變化監測、預測、評估及對策研究,為社會、經濟、環境、外交、國家安全等重大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和支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優質氣象服務。樹立科學發展觀、落實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成果,全面提高氣象業務服務水平,是擺在全體氣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務。近年來,氣象科學及其相關聯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和相應新技術在氣象業務工作中的推廣應用,正在迅速提高氣象業務服務的工作水平。中國氣象局氣象新技術推廣項目是中國氣象局為推動全國氣象業務的技術升級、完善,氣象新技術的業務轉化及應用推廣,促進科研與業務的結合,建立或優化、升級現有業務系統而設立的專項。為指導并規范氣象新技術推廣項目的組織立項,中國氣象局結合全國氣象業務發展需求編制了本指南。

  2005年重點項目支持方向

  1、固體降水觀測試驗;

  2、山基GPS掩星大氣探測業務試驗;

  3、重大氣象災害評估技術;

  4、生態環境監測和評估分析技術。

  第一部 分探測新技術

  重點支持方向:大氣探測與衛星遙感應用技術

  1、大氣觀探測方法及資料處理和質量控制技術

  研究制定大氣觀探測新技術方法及數據質量控制方法和業務規程及相應的業務軟件;地面自動站常規氣象資料計算機自動審核軟件;地面蒸發計算新方法推廣應用;建立全國統一規范的新型高空探測資料收集處理業務流程;信息資料處理及通訊傳輸新技術推廣應用。

  2、雷達應用技術

  L波段探空雷達原始資料傳輸技術;風廓線雷達探測方法、二次產品開發與風廓線雷達布網技術;激光雷達反演算法開發與傳輸和應用技術。

  3、衛星遙感應用技術

  推廣EOS/MODIS衛星地面生物物理參數反演技術;MODIS衛星監測數據的應用技術;西部衛星氣象資料接收及應用技術;大氣能見度與大氣成分關系的方法研究及其在沙塵暴監測網中的應用技術;太陽光度計反演關鍵輻射傳輸參數算法和軟件開發

  4、雷電探測應用技術

  閃電定位技術,定位數據收集與顯示。

  重點支持方向:大氣技術裝備與保障技術

  1、氣象計量檢定新技術、方法及推廣應用等;

  2、拓展項目計量檢定標準、規程、方法研究。

  第二部分 天氣預報技術

  重點支持方向:數值預報技術

  1、資料同化技術

  雷達、衛星、GPS、自動氣象站、閃電定位儀等資料的同化分析技術及同化技術數值預報模式業務應用開發。

  2、業務模式發展

  推進臺風、大霧、海浪、水文、大氣成分等數值模式系統的業務應用;升級、完善我國數值預報模式系統;加強集合預報、全球譜模式、中小尺度模式的業務轉化工作;引進國外先進的業務模式系統,實現模式的本地化。

  3、數值預報產品釋用

  充分利用我國及國外的全球和中尺度數值預報產品,建立客觀的數值預報釋用系統,自動形成客觀預報產品。

  重點支持方向:現代天氣預報業務系統技術

  1、現代天氣預報業務平臺

  以Micaps平臺為基礎,應用地理信息系統,增強自動站信息圖形圖像處理能力,實現多種探測資料的綜合分析和可視化,快速、準確地查詢、整理、統計各種氣象信息,開發服務產品自動生成軟件。

  2、短時、臨近預報技術、方法

  開發自動站資料、GPS和閃電定位儀資料應用技術。開發包括外推臨近預報方法的本地化工具;建立包括地面常規、高空、自動站、雷達、衛星、閃電等多種觀探測資料在內的短時、臨近預報、預警系統。

  第三部分 氣候業務

  重點支持方向:綜合干旱監測預警和影響評估系統

  1、利用對陸面的直接和間接觀測資料,包括衛星遙感等各類資料,實現對干旱發生的前兆、過程、程度的全程、定量監測,根據干旱監測結果以及土地利用、社會經濟等信息,對干旱可能造成的各類損失進行評估。

  2、根據地面觀測、土壤墑情實測資料與衛星遙感監測結果,以及陸面模式等工具,結合未來氣候趨勢預測,對未來干旱影響范圍、持續時間、強度變化等進行預報和預警。

  3、建立社會經濟、人口分布、水資源、水情等綜合基礎資料數據庫,建立干旱綜合信息網絡體系;完善干旱監測和預警技術。

  重點支持方向:氣候預測業務新技術應用

  利用海氣耦合動力氣候模式回報資料,開發季節尺度動力和統計的解釋應用技術,并建立海氣耦合模式用于月尺度氣候預測的解釋應用模型。

  開發氣候變化模式預估結果的處理技術、東亞冬季風監測診斷技術在國家級監測診斷業務系統中的推廣應用、年代際與年際信號提取方法在短期氣候預測業務中的應用技術等。

  重點支持方向:年景評價與預測

  根據氣候條件對農業、水資源、能源、交通、旅游、人類健康等產生的利弊程度,分析影響不同領域的氣候指標,研究客觀描述年景的定量或半定量方法和標準,建立年景狀況歷史資料數據庫,確定年景評價的綜合指標。

  重點支持方向:風能資源開發應用技術

  1、高分辨率風能資源評估:通過對現有中尺度氣象數值模式進行改進,使模式水平分辨率達到1-3km,建立風能資源評估中尺度數值模式系統;同時對近30年的氣象站觀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建立區域風場分類方法。

  2、應用于風電場選址的小尺度大氣邊界層地形空氣動力學模式,模擬10-100m水平分辨率的風場。

  3、氣候變化(植被變化、氣候年際變化)對擬建風電場使用前景的影響評估。在基本探明風能資源儲量和可開發量的基礎上,進行氣候變化對風能資源的影響,以及風電場的氣候效應研究,建立風力發電的減排效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評估模型,氣候變化(植被變化、氣候年際變化)對擬建風電場使用前景的影響評估研究,已建、待建風電場對局地氣候的影響評估。

  重點支持方向:歷史氣象資料信息處理技術

  研究風向、風速、溫度、農業氣象和氣象輻射等資料的數字化處理,紙質氣候資料數字化處理及曲線數據提取技術,針對不同的要素建立相應的氣候資料數字化處理系統。

  重點支持方向:城市規劃建設氣候評估系統

  利用三維圖形處理技術和空間數據分析和高分辨率街道、小區和城區數值模式,預評價城市的建筑物布局對城市大氣邊界層的熱力和動力作用,建立開展城市規劃與建設的氣候分析評價等方法。

  第四部分 環境與應用氣象

  重點支持方向:空氣質量預報預測

  1、區域空氣質量預報

  建立中國區域先進的空氣質量的業務預報系統,為區域空氣質量預報提供技術方法和業務平臺。

  2、城市空氣質量精細化預報

  開發城市精細大氣環境化學-動力耦合過程模式、城市空氣質量精細業務預報模式系統。

  3、城市空氣質量趨勢預測

  開發出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預測的統計-動力模型,為開展重點城市季、月和10天空氣質量變化趨勢預測提供技術支持。

  4、城市近地面層臭氧預報

  開展CAPPS第三版的業務試驗,開發含有化學反應的城市臭氧污染統計模式。

  5、建立主要城市紫外線監測預報網等城市紫外線預報業務系統。

  重點支持方向:區域開發環境影響評價

  開發區域開發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建立區域開發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平臺,為開展綜合評價區域開發對環境及生態的影響提供技術支持。

  重點支持方向: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系統技術

  建立地質災害危險度氣象預報預警區劃體系;建立地質災害危險度氣象預報預警等級預報系統指標體系,建立泥石流氣象預測預報系統及相應氣象預警搶險救災決策支持系統;建立降水誘發地質災害災情及其背景數據庫、氣象災害評估指標體系、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方法和模型。

  重點支持方向:專業氣象預報業務系統建設技術

  1、氣象影響因素電力負荷的精細化預測技術;

  2、對低能見度霧進行分級監測、臨近預報及決策服務的業務系統;

  3、交通氣象保障與決策系統

  重點支持方向:海洋氣象預報技術

  1、雷達、衛星資料新技術開發及其在臺風監測預報中的應用;

  2、非常規資料的海面強風預警預報技術。

  重點支持方向:醫療氣象

  開發流行病、熱浪與健康氣象預報技術,重點研究氣象、環境因子與各種疾病、人群健康度、人群舒適度、人體危害度之間的關系;建立氣象災害及相關災害鏈頻發區流行病預報、熱浪與健康監測預報預警及應急防御系統;研究開發氣象環境影響疾病的系統性研究和預報應用。

  重點支持方向:農業氣象業務新技術

  1、新一代省級農業氣象業務服務系統升級完善

  在原系統基礎上,強化以GIS、RS、GPS等先進技術為基本平臺,補充EOS/MODIS資料處理、產品加工功能,為省級農業氣象與衛星遙感業務服務提供一個集成化程度更高的綜合業務軟件平臺。

  2、世界主要產糧區糧食產量預報技術

  開發完善世界主要產糧區糧食產量業務預報模型,建立相應的預報服務業務系統。

  3、農業重大病蟲害的氣象預測預報技術

  建立主要病蟲害發生發展氣象條件預報與影響評價模型,建立病蟲害發生及背景資料庫、主要病蟲害氣象條件預報指標庫,建成主要病蟲害發生發展氣象條件預報與影響評價業務系統。

  4、開發中國溫室氣候區劃與溫室作物生產潛力及溫室運行能耗預測技術并推廣

  重點支持方向:生態環境監測和評估分析技術

  1、建立生態氣象數據庫子系統、建立生態氣象監測評估指標子系統、建立生態氣象綜合分析、評估方法和模型子系統。

  2、開發生態環境監測評估技術方法。

  3、建立生態環境質量評價體系及其氣候變化對生態環境影響評估技術。

  第五部分 災害管理

  重點支持方向: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制作與發布系統

  建立包括對各類氣象災害分類制作、制作流程管理、預警信號發布的較為自動化的業務系統。

  重點支持方向:氣象災害管理信息系統

  建立氣象災害管理的業務服務平臺。建立氣象災害數據庫,加強對災情的收集、上報、統計、評估、對策分析、分發服務功能,提高對氣象災害決策咨詢和應急服務能力。

  重點支持方向:重大氣象災害評估技術

  1、臺風災害評估技術

  建立臺風災害評估模型,建立規范的包含技術層面與管理層面的臺風災害評估業務流程,建立較為自動化的臺風災害評估業務系統

  2、暴雨洪澇災害評估技術

  建立暴雨洪澇災害評估模型,建立規范的包含技術層面與管理層面的暴雨洪澇災害評估業務流程,建立較為自動化的暴雨洪澇災害評估業務系統。

  3、霧災評估技術

  建立霧災評估模型,建立規范的包含技術層面與管理層面的霧災評估業務流程,建立較為自動化的霧災評估業務系統。

  4、其他氣象災害評估技術

  建立其他氣象災害(雷擊、大風、雪災、沙塵暴、干旱等)評估模型,建立規范的包含技術層面與管理層面的其他氣象災害評估業務流程,建立較為自動化的其他氣象災害評估業務系統。

  第六部分 人工影響天氣

  重點支持方向: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裝備安全性能改進

  37mm人工增雨防雹炮彈安全性能改進及推廣:從結構、材料、零部件等多方面改進炮彈安全性能,綜合開發新型炮彈產品,彈頭引信瞎火率由原≤1/30提高至≤1/90以上,彈頭爆炸后的最大破片重量≤20克,并在全國范圍推廣使用。

  重點支持方向: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系統開發

  1、省級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系統開發

  實現:給出典型天氣條件下有確定概念的人工增雨模型及人工增雨條件識別指標2-3組;有針對不同作業指標體系的自動化分析軟件(如:探空、雷達、云物理觀測等);2-3種關鍵探測信息的實時采集存貯(如:新一代雷達、自動站雨量及機載探測信息的實時采集等);能夠指揮飛機人工增雨作業以及指揮或指導全省地面增雨、防雹作業,能夠在同一平臺上顯示作業條件分析、監視地面、飛機作業動態,具有實時指揮和事后分析顯示等功能;有1-2種業務化運行的云模式及相應分析功能;能夠在12小時之內完成全省作業情況收集;與地市級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系統能夠有效銜接。

  2、地市級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系統

  利用多普勒雷達及其他型號雷達和閃電定位儀分析降雨和冰雹云的特征及作業指標;建立點源和線源催化劑擴散模式及計算擴散范圍;根據云體特征模擬不同炮點群和火箭的作業參數和用彈量;發布炮點群和火箭的作業指令,建立可直接指揮到炮點的指揮網絡;能夠在6小時之內完成本地區作業信息收集;能夠與省級、縣級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系統有效銜接。

  3、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效果評估軟件包

  按照現行作業業務規范規定的效果評估方法,開發通用評估軟件包,為飛機作業和地面作業的效果評估提供技術支持。

  第七部分 預報員專項

  重點支持方向:天氣預報技術分析

  支持全國各級在職預報員就提高預報技術水平申報項目,單獨評審立項;項目掛靠災害天氣國家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統一管理。

  第八部分其他

  重點支持新技術、新方法在拓展氣象業務服務領域工作中的業務應用開發與推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侯玉平

侯玉平

執業證號:

13302200210403608

浙江鑫目律師事務所

簡介:

蘭州大學漢語言文學、法律雙本科學歷,具有扎實的語言文字功底,豐富的專業知識。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侯玉平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10-4-30)

2010-04-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2004修訂)

2004-08-28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一 號

2008-03-16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的決議

1981-03-0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失效]

1982-03-0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規定的解釋

2004-12-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5-04-27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30條第31條的決定

1991-06-29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防止關停企業和停建緩建工程國家財產遭受損失的決議

1981-03-09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憲法和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的決議

1980-09-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06-3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1-04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訂)

2001-03-15

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

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艾滋病防治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

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

國務院關于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國務院關于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10-17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

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

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13-01-30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日本电影| babes性欧美高清| 麻豆va在线精品免费播放|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 韩国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玄兵chinesemoney| 开心色99×xxxx|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陈冠希| 国产chinese91在线|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再深点灬再大点灬舒服|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 xxxxx日韩| 最近中文字幕2018高清在线| 国产欧美亚洲一区在线电影|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曰本| 久久aⅴ免费观看| 巨胸狂喷奶水视频www网站免费| 欧美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ideossex国产高清|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欧美另类xxxxx极品| 欧美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理论片| 中文在线视频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好爽又高潮了毛片免费下载| 亚洲美女黄视频| 337p人体欧洲人体亚| 柳岩老师好紧好爽再浪一点| 国产又黄又爽无遮挡不要vip| 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无码太爽了在线播放| 人人色在线视频播放|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