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土地所有權是歸國家或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而對于國有的土地,所有我們不能擁有所有權,但我們可以擁有其在一定年限內的使用權。那大家知道土地使用權的類型有哪些嗎?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大家詳細解答。
土地使用權的類型有哪些
根據《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記辦法》的相關規定,土地使用類型只有土地劃撥和土地出讓兩種形式。
1.劃撥土地使用權
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無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由此可見,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種基本形式。
(1)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
(2)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土地使用者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也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是無償的,也就是說無須繳納任何費用、支付任何經濟上的代價。
2.出讓土地使用權
出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 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取得出讓土地使用權有以下幾個特征:
(1)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償的。土地使用者取得一定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應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國家憑借土地所有權取得的土地經濟效益,表現為一定年期內的地租,一般以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一定數額的貨幣為表現形式。
(2)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 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權的期限以出讓年限為限。出讓年限由出讓合同約定,但不得超過法律限定的最高年限。
(3)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物權。土地使用權出讓是以土地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分離為基礎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后,在出讓期限內受讓人實際享有對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其使用權在使用年限內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經濟活動,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形式有三種,即協議出讓、招標出讓和拍賣出讓。
土地征收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批準權限,并依法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農民補償后,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變為國有土地的行為。土地征收指國家依據公共利益的理由,強制取得民事主體土地所有權的行為。我國土地征收的前提是為公共利益。
在我國想要取得土地的使用權,只有兩種方式,一是國家劃撥給你使用,還有一種就是支付相應的對價,然后取得該塊土地在一定年限內的使用權,這被稱為出讓取得土地使用權。針對這兩種不同的土地使用權取得方式,我國是有不同規定的。詳細內容請大家閱讀上文。如果您在實踐中有什么法律方面的問題不清楚的,您可以咨詢律霸網站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婚證辦理需要什么手續
2020-12-24協議離婚房產過戶需要什么手續費
2021-03-09離婚手續辦理時間是多久
2020-11-25離婚案件管轄權怎么確定
2020-11-09夫妻辦離婚需要帶什么證件
2021-02-07離婚了還住在一起怎么認定關系
2021-02-05離婚后女方不給撫養費怎么辦
2021-03-12法定監護人證明模板
2021-03-15監護人的法定職責有哪些
2021-02-25云南省計劃生育條例最新內容有哪些?
2020-11-24子女撫養費起訴狀應該怎么寫
2021-03-01單獨二胎政策實施時間
2021-02-14父子關系證明怎么寫 去哪里開
2021-01-03南京市獨生子女費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1-02-26繼子女是什么意思?繼子女有繼承權嗎?
2021-03-07出生證明辦理流程
2021-02-18怎么辦理婚前財產公證?
2021-03-04最新離婚財產分割原則是什么?
2021-03-24哪些收入屬夫妻個人財產?
2020-12-28夫妻共同財產的處分原則是什么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