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村宅基地上房屋買賣糾紛的思考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拆遷工作大面積展開,因拆遷而帶來的收益使出讓方發現了其原有房屋的巨大升值潛力,出讓方因而反悔,并以轉讓行為違反法律規定、房屋買賣協議無效為.
宅基地上房屋轉讓審批
1986年《土地管理法》第38條規定,"農村居民建住宅,使用原有的宅基地、村內空閑地和其他土地的,由鄉級人民政府批準。"1999年修訂后的《土地管理法》第62條則修改為:"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準"。
從目前訟爭房屋轉讓協議中反映出的情況可見,對于當事人之間的轉讓行為有經鄉政府相關部門蓋章確認的,有經村委會蓋章確認的,也有當事人之間自行簽訂協議轉讓的。整體上處于一種無序的混亂狀態。對于鄉、村兩級的確認行為,其效力是否相當,當事人則各執一詞,意見不一。
關于宅基地上住房轉讓的審批權尚未見明確的法律規定,1986年及
宅基地上房屋轉讓的審判處理
在審判實踐中,關于宅基地買賣的法律適用問題業已長期、反復、深入地進行過討論,但爭議頗多、觀點頗多,無法作出定論。占主流的觀點認為:應堅持限制擅自轉讓宅基地、房地一體轉讓、誠實信用、平等保護雙方合法權益的原則。在審理此類案件的過程中應當查明的事實包括:1、買賣雙方的主體身份情況;2、轉讓時間、約定形式、協議履行情況;3、出讓方是否為宅基地和房屋的權利人,有無無權處分的情形;4、轉讓行為有無按規定經過審批;5、土地所有權人對土地使用權歸屬問題的意見;6、買受人有無再行轉讓的行為;7、房屋有無裝修,有無翻建、擴建等情形,有無翻擴建的合法根據;8、現房屋使用人有無其他住所,是否具備騰房條件。結合客觀事實的審查及當事人過錯的判斷,針對每個案件的具體情況,裁判結果也會有所不同。
為避免此類案件在各級各地人民法院審理過程中出現"同案不同判"的現象,統一執法尺度,使農村房地產買賣行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關部門應當盡快出臺相關法律規范,維護農村整體穩定,促進農村集體土地交易走向健康發展的良性循環軌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前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8訴訟離婚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9協議離婚程序是什么,具體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05起訴離婚手續費多少錢?
2021-01-13離婚訴訟費的收費標準,如何繳納?
2021-01-08起訴離婚能獲得離婚證嗎,訴訟離婚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12軍人訴訟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6夫妻離婚孩子撫養費怎么算
2021-02-13離婚后撫養費不給怎么辦?
2020-12-03離婚孩子的撫養權怎么判?
2021-02-12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1-01-13撫養費給付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2-03夫妻二人離婚后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15如果女方提出離婚怎么爭取孩子撫養權?
2021-03-12離婚案件中12歲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1-02-14訴訟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0-12-09夫妻離婚房產如何分割 有哪些情況
2021-02-14夫妻共同財產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6婚前財產公證的步驟有哪些
2021-02-282020最新婚內財產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