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刑事欺詐與合同民事欺詐的區別是什么
在合同法中,合同欺詐的概念沒有規定或解釋。然而,一般認為,合同刑事欺詐與合同民事欺詐最根本的區別在于法律性質的不同:合同刑事欺詐屬于刑法調整范疇,合同民事欺詐屬于民法調整范疇。一般來說,在簽訂和履行合同的過程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數額較大的為刑事欺詐,數額不較大的為民事欺詐。當然,我們不能一概而論。我們應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考察:
(I)他們的主觀意圖或目的不同
合同民事欺詐人的主觀意圖主要是欺騙他人作出虛假的意思表示并與其訂立合同,然后欺詐方以雙方權利義務不平等的方式履行合同,實現非法獲取對方一定經濟利益的目的。因此,當欺詐者實施欺詐時,他有履行已簽署的虛假合同的意圖。雖然刑事欺詐行為人也有通過欺詐與他人簽訂合同的目的,但這并不是欺詐者的真正目的,其真正目的是以簽訂的“虛假合同”為幌子;或者以所謂合同的法律形式騙取對方的信任,達到非法占有他人財產的目的。因此,可以看出,合同的犯罪欺詐者無意履行與他人簽訂的“虛假合同”,根本不準備履行。他僅利用本合同詐騙他人錢財
(II)欺詐的內容和手段不同
合同民事欺詐的內容通常基于合同的條款或內容。如隱瞞有瑕疵的合同標的,或對合同標的的性質作出虛假解釋和介紹等,且手段相對簡單傳統,多為虛構事實,隱瞞事實是平等的。合同中除了刑事欺詐的內容外,還有精心設計的矛盾條款,或不易識別的模糊條款,特別是在合同條款的制定上,非常嚴肅、謹慎,以顯示其履行合同的誠意,誘使其上鉤。就手段而言,合同詐騙犯罪的犯罪人往往不是一人,而是兩人或兩人以上的合伙詐騙。其手段也多種多樣,比傳統的欺詐手段更難識別(三)欺詐財產的數額不同
合同民事欺詐人獲得的非法利益僅限于履行的“已簽署合同”的范圍,且金額僅為劣質、良品或瑕疵標的物與真實標的物的價差,且金額一般較小,而合同詐騙犯罪人以合同為幌子,詐騙的非法財產(如預付款、定金、質保金等)金額從數萬元到數十萬元或數百萬元不等,即使是數千萬或數億
(IV)兩者造成的法律后果是不同的
如果雙方之間沒有爭議,合同民事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有效的。如果雙方之間存在任何爭議,欺詐者可以行使批準權使其生效,或者行使撤銷權使其無效。其后果只會導致民事責任。合同詐騙罪的法律后果,由于詐騙人的行為本身不僅符合民事詐騙罪的特征和構成要件,而且違反了刑法,因此詐騙人應當承擔雙重法律責任,即刑事責任伴隨民事責任。需要注意的是,當存在合同刑事欺詐的法律后果未遂時,行為人應承擔欺詐未遂的法律責任,而不存在合同民事欺詐的法律后果未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新房天花板有裂縫如何維權
2021-02-28一地多證,誰能獲得使用權
2020-12-04離婚女方要孩子需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21競業合同里沒有補償金有效嗎
2021-03-01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什么叫地下保單
2021-03-18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成立要件
2021-02-17汽車被淹該怎么理賠
2020-11-11財產保險理賠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2-04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淺析保險受益權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