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后的送達回證
執行后的送達回證是指人民法院或其他司法機關按照法定格式制作的,用以證明送達法律文書的憑證。
它既是送達行為證明,又是受送達人接受送達的證明,是人民法院與受送達人之間發生訴訟法律關系的憑證。
使用時間:
一審庭審前
民事案件一審庭審前向被告、第三人送達起訴書副本、答辯狀副本、應訴通知書、權利義務告知書、合議庭成員告知書、舉證通知書等庭前文書會使用送達回證。
一審裁判后
一審裁判結果出來后,會向所有訴訟參與人送達民事裁定書、民事判決書時,也會使用到送達回證。
二審庭審前
民事二審案件庭審前向被上訴人、第三人送達上訴狀副本、合議庭成員告知書時會使用到送達回證。
二審裁判后
民事二審案件裁判結果出來后,會向所有訴訟參與人送達民事裁定書、民事判決書時會使用到送達回證。
二審程序與一審程序的區別
1.程序發生的根據不同。
第一審程序是基于當事人的起訴權和第一審人民法院的管轄權而發生;第二審程序是基于當事人的上訴權而發生。
2.審級不同。
依照人民法院組織法、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第一審程序是案件在第一審人民法院審理的程序,是初審;第二審程序是案件在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的程序,是續審。它們分別是兩個審級的人民法院所適用的審理程序。
3.審判組織不同。
第一審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分別實行的是合議制和獨任制的審判組織形式。適用合議制時,合議庭可以由審判員組成,也可以由審判員與陪審員共同組成;第二審程序的審判組織只有合議制一種形式,合議庭只能由審判員組成,不吸收陪審員參加。
4.審理的對象不同。
第一審是因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爭議而引起,審理的對象是雙方爭議的事實及權利義務關系;第二審是因當事人不服一審裁判而引起,審理的對象是當事人上訴請求所涉及的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
5.審結期限不同。
第一審普通程序的審結期限一般為6個月,簡易程序為3個月;適用第二審程序審理案件,對判決不服的,審結期限為3個月;對裁定不服的,審結期限為30日。
6.裁判的效力不同。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所作出的第一審判決和準許上訴的裁定,在法定的上訴期內不發生法律效力;而第二審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一經宣判和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
第二審程序與第一審程序的區別
第一審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自訴人提起自訴的案件進行初次審判時應當遵循的方式,方法。作為兩個獨立的不同審級的審理程序,除了審級不同以外,第二審程序和第一審程序還有許多不同點:
(1)引起審理程序發生的原因不同。
第二審程序基于當事人行使上訴權而發生,而第一審程序是基于原告行使起訴權而發生。
(2)引起審理程序發生的訴訟主體不同。
一審中的原、被告地位是固定的,有資格限制,提起訴訟并引起第一審程序的原告,即是行政對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二審中當事人的訴訟地位并不固定,沒有資格限制,原審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既可以充當上訴人、也可以充當被上訴人。
(3)審查對象和范圍不同。
一審法院審查的對象是被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僅對所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和相關的行政法律關系進行審查;而二審法院審查的范圍除此以外,其直接審查對象還包括一審裁判是否正確,即二審程序中的審查是對具體行政行為和一審裁判的雙重性審查。
(4)審理方式不同。
一審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一律實行開庭審理,包括公開和不公開開庭審理;二審中,人民法院除應采取開庭審理方式外,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
(5)裁判方式不同。
一審判決針對具體行政行為的質量,可以作出維持判決、駁回訴訟請求判決、撤銷判決、確認判決、限期履行法定職責和變更判決等;二審判決則限于維持原判、依法改判兩種,并可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法院重審。
(6)審理期限不同。
《行政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這就是說,二審的審理期限比一審期限少1個月。
(7)性質不同。
歸根到底,由于審判依據和審判任務的不同,兩者在性質上有區別:人民法院第一審程序的審判依據是對行政案件的一審管轄權,其性質是對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審查;人民法院第二審程序的審判依據是上一級人民法院對下一級人民法院的審判監督權,其性質是對第一審裁判合法性的審查,是將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方的特定爭議最終予以解決。
希望可以幫您解決相關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3702201510176609
山東煒弈律師事務所
簡介:
山大法律系本科畢業,律師執業六年,擅長民事糾紛的處理,處理過多起民事糾紛案件,獲得委托人好評。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在先債權能否對抗已登記的物權
2021-02-21協議與實際不符可否作廢
2021-01-07審判管轄的種類和定義
2021-01-02交通事故認定書幾天出來
2021-01-18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網上商城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31商品房外墻面的所有權到底歸誰所有
2020-12-17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怎么續訂勞動合同
2020-12-25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服兵役還有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交通事故誤工費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6委托代理
2020-12-10土地承包年限新解讀內容是什么
2021-02-12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客體是什么意思
2021-01-27土地流轉補償協議是怎樣的
2020-12-02舊房判定標準是什么,危房改造有拆遷補償嗎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