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商品房買賣時,業主都會涉及到公攤面積。那么當房屋拆遷時,拆遷單位會對公攤面積進行補償嗎?應該怎么進行補償呢?下面小編以《青島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為例為大家詳細介紹。
公攤面積如何補償
房屋征收補償金的標準直接關系著被征收人的切身利益,從以往情況來看,也是多數土地征收矛盾產生的根源。為此,《條例(草案)》著重進行了規范。記者了解到,國務院《征收條例》規定了房屋征收補償的最低標準,要求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
自2006年以來,針對房價趨高的現實情況,依法確立并執行了以“就地房屋補貼”作為基準的補償標準,以“拆遷區域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作為結算補償金的標準,并規定了25平方米的住房保證面積、10平方米的住房改善面積以及45平方米的有償改善面積,在當時較好地保障了被拆遷人的居住權益、改善了其居住條件,得到了社會的認同。但是近幾年來,房屋征收基本上為征收多層、補償高層,高層住宅的公攤面積一般遠遠大于多層住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被征收人居住條件的改善。在調研中,市民對這一問題反映比較強烈,而且,實踐中進行的房屋征收項目,也都在具體工作中通過不同方式,增加一定的面積補貼。
基于以上情況,按照保持政策延續性、保證補償標準不降低并適當改善的總體思路,《條例(草案)》第二十一條規定了以下就地房屋補償標準:“征收住宅房屋實行就地房屋補償的,應補償面積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按照被征收房屋面積給予補償;
(二)被征收房屋面積不足二十五平方米的,按照二十五平方米計算;
(三)增加十平方米住房改善面積;
(四)被征收房屋面積與住房改善面積之和不足四十五平方米的,按照四十五平方米補償,差額部分由被征收人按照征收區域新建商品住房市場價格的百分之五十支付房款;
(五)被征收人在本市其他區域承租公有住宅房屋或者已按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購買公有住宅房屋的,該公有住宅房屋面積與被征收房屋面積之和大于二十五平方米的,不適用本款第二項的規定;該公有住宅房屋面積與被征收房屋面積及住房改善面積之和大于四十五平方米的,不適用本款第四項的規定;
(六)補償房屋的公攤面積單獨計入應補償面積。”據了解,按照以上標準,相比2006年拆遷管理法規的補償標準,增加了規定“補償房屋的公攤面積單獨計入補償面積”,即補償房屋的公攤面積部分,作為應補償面積,由征收人給予補償。“這樣就把公攤面積還給居民了,讓居民改善住房面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醉駕可以判緩刑嗎
2021-03-17離婚精神損失賠償是怎樣的
2021-01-31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合同生效后有異議怎么辦
2020-12-04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方式有哪些
2020-11-16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調換崗位要有什么證明
2021-03-13公司可以隨意調崗嗎
2021-01-27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理賠程序如何處理
2020-11-29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有什么
2020-12-11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責任準備金
2020-11-24土地出讓審批手續有哪些
2021-01-11城市房屋拆遷與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3-11農村征地拆遷款都包括哪幾項,補償屬于誰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