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職后已經不在公司加班費還需要支付嗎?
離職后已經不在公司加班費還需要支付,離職后一年內可以向用人單位索要加班費用。勞動爭議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加班費用屬于勞動爭議,可在離職后一年內請求用人單位支付。請求加班費用的需要搜集相關的證據材料,比如用人單位的作息時間通知、考勤記錄等文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二、公司不支付加班費怎么辦?
單位不給加班工資,勞動者追討加班工資要靈活選擇途徑。
1、協商。與用人單位進行協商解決,一般來說,如果單位不愿支付,協商無法取得效果的。
2、調解。有權調解的部門有單位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人民調解組織、行業性、地域性調解組織。盡管去年的司法解釋規定調解協議也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如同協商一樣,如果單位不愿支付,調解無法取得效果。
3、投訴。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監察部門進行舉報,由勞動監察部門進行處理。勞動監察部門在調查有關事實的基礎上,可以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工資。勞動監察部門查處案件的時限一般不超過60日,特殊情況可以延長30日。
4、勞動仲裁、訴訟。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審理終結。對于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訴訟按照民事訴訟程序,實行兩審終審制。
從以上四種渠道上看,最經濟的是協商和調解,但成功率低。勞動監察部門的查處屬于行政執法,其處理決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依法強制執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書、調解書或者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調解書,依法發生法律效力后,都可以強制執行。從法律效力上看,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是同等的。
職員加班若是自愿的,那么單位可以不支付加班費,但若是自愿加班是公司杜撰出來的,那么此時單位的行為已經構成了侵權。任何職員,只要是加班了,不管是否加班后離職,單位都需要按照標準,支付相應的下班費給多付出勞動的職員。
用人單位強制加班在哪里投訴
周末出差算加班還是差旅?
不定時工作制加班工資怎么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歷造假單位是否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1根本違約有解除權嗎
2020-12-04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什么的原則
2021-01-28房屋租賃協議中的押金
2021-01-26事故全責不處理能年檢嗎
2020-12-31口頭約定財產AA制在離婚時是否被支持?
2021-02-23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債務危機有哪些救濟途徑
2021-01-03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2020-11-13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哪些業務是人身保險公司可以經營
2020-11-23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長期健康保險產品是否有合同猶豫期
2021-03-25如何解決投保容易理賠難的問題
2021-01-30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車輛停運損失
2020-12-02保險代理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