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法治社會,近幾十年的發展,法制化程度已經變得非常先進,人們都能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不僅是個人公司也要遵守法律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公司的發揮在那離不開籌集資金,但是有時候我們會遇到非法集資的情況,給受害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那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是什么?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是什么?
一般情況下造成的損失就是巨大的經濟財產損失,也就是投資的金錢損失。
二、非法集資到底是如何定義的呢?
非法集資是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包括沒有批準權限的部門批準的集資;有審批權限的部門超越權限批準集資,即集資者不具備集資的主體資格,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出資人還本付息。還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貨幣形式為主外,也有實物形式和其他形式;向社會不特定的對象籌集資金。這里“不特定的對象”是指社會公眾,而不是指特定少數人;以合法形式掩蓋其非法集資的實質。
非法集資需同時具備“四個條件”:
(一)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
(二)通過媒體、推介會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
(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
(四)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個人向30人以上吸收存款;單位向150人以上吸收存款。
三、朋友圈內集資到底是不是非法集資?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羅國良副庭長稱,“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是認定非法集資的必要條件。有的人員沒有向社會公開宣傳,而是在親友或者單位內部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這種情形之下,由于集資對象具有特定性,限定于親友圈或者單位內部人員等有限范圍之內,不是“社會公眾”,因此不符合非法集資的社會性特征。這種“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不屬于非法集資。
四、民間借貸跟非法集資有啥區別?
一個人要做生意、買房,向周邊親戚借錢,是一回事;向社會廣告宣傳某項目賺錢,收了許多人的錢,從規定上來看,是另一回事。
所以,民間借貸古已有之,向親戚、朋友借款再多,也只是民間借貸,并不是法律意義上的金融活動,不需要央行的批準,也就沒“非法集資”一說。但是,一旦通過現代媒體廣而告之,個人吸收存款的對象超過30人以上,就可視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一個公司的發展一般是通過融資額方式來讓公司變得更加壯大,但是有的公司采用非法的手段騙取投資者的財產,也就是非法集資,最終公司將籌集的資金卷走跑路,這嚴重影響受害者的經濟所有,也給社會正常市場秩序帶來一定的影響,將會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公司在上市前通過股權轉讓來籌集資金,主要存在哪些隱藏風險?
集資詐騙法院階段辯護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醫死人,醫療糾紛證據要如何收集
2020-11-24人防車位和產權車位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公司股權轉讓有短期負債怎么處理
2020-11-17著作權法修改的爭議問題有哪些
2021-03-03離婚后如何強制執行探望權
2021-03-10房子抵押給個人可以過戶嗎
2020-12-21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2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如何把控合同中主體資格的審查
2021-03-14擔保合同中質物滅失怎么辦
2021-01-08擔保合同另有約定是指什么
2021-03-02簽訂購房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保險保全手續怎么辦
2021-03-04責任無法認定如何理賠
2021-01-10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人壽保險受益人包含有哪些
2021-01-08保險理賠誤工費標準
2020-12-11投保率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