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推薦】刑事諒解書?? 入室搶劫?? 拘傳?? 公訴??? 保釋金?? 防衛過當??? 辯護詞??? 死緩和死刑的區別??? 敲詐勒索罪
歷來我國《刑法》中孕婦犯罪都是給予了比較寬容的態度,但這是不是意味著孕婦犯罪就不用承擔刑事責任呢?顯然不是這樣的,那到底要是出現孕婦犯罪的情況,此時應該怎么處理?下面,律霸小編為大家做詳細解答。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懷孕并不是免死金牌!孕婦犯罪也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而不是不予追究責任。
根據我國《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對孕婦犯罪具體情形的規定,孕婦犯罪后的刑罰量刑有一定的特殊保護,但不意味著孕婦犯罪可以免除刑罰。法律上對于孕婦的處罰按照如下規定:
一、可以采取取保候審。
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可以采取取保候審。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4、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二、可以監視居住。
可以對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予以監視居住。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1、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2、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4、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5、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三、停止死刑執行。
正在懷孕的罪犯應當停止死刑執行,并且立即報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一條規定,下級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死刑的命令后,應當在七日以內交付執行。但是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停止執行,并且立即報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1、執行前發現判決可能有錯誤的;
2、在執行前罪犯揭發重大犯罪事實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可能需要改判的;
3、罪犯正在懷孕。
前款第一項、第二項停止執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須報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再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才能執行;由于前款第三項原因停止執行的,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四、可以監外執行。
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四條規定,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1、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2、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3、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對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
對罪犯確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診斷并開具證明文件。
在交付執行前,暫予監外執行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決定;在交付執行后,暫予監外執行由監獄或者看守所提出書面意見,報省級以上監獄管理機關或者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批準。
五、不適用死刑。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刑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六、應當宣告緩刑。
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1、犯罪情節較輕;
2、有悔罪表現;
3、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4、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但這并不意味著孕婦犯罪就不用承擔刑事責任,此時法律中規定對孕婦犯罪的不能適用死刑,同時也可以進行監外執行。要是大家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海口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無效能否按照違約條款進行賠償
2021-03-09警察能參與強拆嗎
2021-02-20股權變更提交資料后能否撤銷
2021-02-18老字號申請認定程序法律規定
2020-11-16股東之間贈與股權有規定嗎
2020-12-16申請回避是指什么
2020-11-14如何評定交通事故傷殘
2020-11-11抵押貸款算房貸記錄嗎
2020-12-25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交通事故鑒定責任還需要繳費嗎
2021-01-30學生在學校被霸凌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0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勞動爭議一審結束仲裁還有效力嗎
2021-02-10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