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也就是犯罪嫌疑人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不過,并不是說犯罪嫌疑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投案就會被認定為自首。比如,犯罪嫌疑人在追捕過程中投案是自首嗎?我國刑法鼓勵犯罪嫌疑人自首,那如果是在犯罪后自首能減刑嗎?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追捕過程中投案是自首嗎
自首是犯罪分子在犯罪后, 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并自愿認罪服法的行為。構成自首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犯罪分子必須自動投案;
2、必須是犯罪人自動交待自己的罪行;
3、必須是自愿認罪服法。對于自首的犯罪嫌疑人,可從輕或減輕處罰。
犯罪嫌疑人雖實施犯罪行為后出逃,但在有關機關追捕未獲的情況下自動投案,并如實陳述罪行,且沒有再次逃避司法機關偵查、預審和審判的行為,說明他已認罪悔罪,愿意接受懲處,也意味著他終止了因自己犯罪行為而造成危害社會的持續狀態,自行減少了社會危害性,可以被認定為自首,司法機關可給予減輕或從輕處罰的決定。
二、犯罪后自首能減刑嗎?
我國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根據上面的規定,也就說在我國自首不一定能得到減刑。
法律對此的描述是“可以”,對于犯罪情節嚴重的,引起社會強烈的犯罪分子,法院主要是根據犯罪事實進行審判。犯罪人投案自首可以使其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社會的持續狀態結束,但是給社會造成的損害并不會因自首而消滅。
犯罪人投案自首,僅僅表明對自己所犯罪行的態度,并不會改變其原來犯罪事實。
因此,審判人員在決定對自首的犯罪分子量刑,必須以其犯罪事實為主要根據。在司法實踐中,審判人員首先按照自首者罪行的輕重對照有關法律,擬定一個刑罰幅度,而后結合自首的從寬情節,所以要把握好度,做到嚴寬適度,不枉不縱。
而減刑則是在罪犯服刑期間,兩種其實不存在必然的聯系。只不過要是能夠認定罪犯存在自首情節的話,那一般在量刑處罰的時候,法院會從輕或減輕進行處罰,但與之后的減刑沒有什么關聯。
減刑假釋最新規定細則是怎樣的
無期徒刑減刑規定是怎樣的?
死緩減刑最低多少年,法律要求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法對商標注冊的審查和核準的規定
2021-01-29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債務人和擔保人和債權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
2021-02-12醫院發生火災怎么辦
2020-11-30合同無效是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021-03-12不安抗辯權在什么時候使用
2021-02-202020年江蘇省工傷事故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08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一般用人單位是怎么舉證
2020-11-26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勞動者不簽合同 單位可終止勞動關系
2021-02-04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航班取消怎么賠償
2021-03-13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佛山市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1擅自轉讓保險車輛 發生事故無權索賠
2021-02-21保險司法鑒定可以自已做嗎
2021-01-22對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