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該如何申請取保候審
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和律師申請取保候審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有權決定的機關應當在收到書面申請后7日以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并且提出了保證人或者能夠交納保證金的,公安、司法機關應當同意并依法辦理取保候審手續;對不符合取保候審法定條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審不同意取保候審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申請取保候審的權利。而且獲得取保候審,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自己洗脫犯罪嫌疑有重大幫助。不過司法實踐中,很多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在準備申請材料時,不清楚司法機關的審查重點,在申請書中一味的強調犯罪嫌疑人無罪的可能性,最后導致申請不能獲得司法機關的批準。申請取保候審時,可以向專業刑事辯護律師咨詢如何準備申請材料,以提高申請的成功率。
二、哪些人能夠申請取保候審
對于取保候審的申請主體即申請取保候審的主體資格問題,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明文規定: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申請取保候審。這是一項授權性規定,也是一項排他性規定,這一規定即將申請取保候審的主體資格授予給了已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法定代理人”就是指依法代理被代理人從事某種行為的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近親屬”則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那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律師或者其他辯護人是否有權申請取保候審呢?這在司法實踐中的做法并不一致。有的地方允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律師和其他辯護人為其申請取保候審,有的地方卻不允許。對此,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第六十八條明文規定:“被羈押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和律師有權申請取保候審?!边@一規定即賦予被羈押的被告人的律師為其申請取保候審的權力。
因為我國對適用取保候審有條件要求,所以并不是提出了取保候審申請最后就一定可以獲得批準。司法機關在收到申請之后,往往需要在7日之內作出相應的答復,就包括同意取保候審的答復和不同意的答復。而在不同意的情況下,也要求告知申請人,同時還要說明不同意取保的具體理由。
取保候審什么情況下會被沒收保證金?
交的取保候審保證金能退嗎
什么時候可以辦取保候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5工傷認定行政訴訟期間是否能理賠
2020-12-01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的步驟
2021-01-20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蓄意縱火不傷人怎么判
2021-01-05租賃合同中簽訂長期如何界定
2020-11-21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職工可要求經濟賠償金
2021-02-17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1-03-11投保人身保險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4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2021-02-07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保險人傷事故處理流程
2020-11-18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保險標的不同
2021-02-05保險合同內容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0保險受益權行使相關問題
2021-01-31施工承包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0-11-19土地出讓金的的返還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