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范某與其妻子徐某因瑣事發生口角,徐某對范某拳打腳踢,范某未予理睬,后去照顧孩子睡覺。見范某沒有反應,徐某開始辱罵婆婆,范某不忍徐某對母親的辱罵,和徐某扭打在一起。范某掐住徐某脖子,在徐某沒有反抗后松手。范某怕徐某出去鬧,將臥室房門反鎖,徐某轉身向窗戶走去。范某以為徐某在嚇唬自己,沒去阻攔,當看見徐某雙腿已伸出窗外,范某趕緊上前阻攔,抱住徐某,用右手撥打緊急電話報警。此時,徐某雙腳不停地蹬踢想掙脫范某,范某終因體力不支沒能將徐某拉上來,徐某從四樓墜落致死。
分歧意見
對范某的行為如何定性存在三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范某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夫妻之間有相互救助的義務,范某看到徐某爬上窗臺欲自殺時,以為徐某在嚇唬自己,沒有及時施救,最終導致徐某墜落死亡,屬于過于自信的過失。
第二種意見認為,范某的行為不構成犯罪。在徐某選擇跳樓自殺的過程中,范某積極施救并報警求助,且在范某抓住徐某時,因徐某不予配合,最終使范某的施救沒有成功。因此,范某的行為不構成犯罪。
第三種意見認為,范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范某在聽到徐某辱罵其母親之后與徐某扭打在一起,當徐某爬上窗臺時,沒有及時救助,而是在徐某雙腿都伸出窗外后才施救。因夫妻之間存在救助義務,范某對徐某的自殺行為存在放任其結果發生的主觀心理,屬于間接故意。因此,范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過于自信的過失又稱為有認識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侵害法益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間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危害結果可能發生,但持放任的態度。二者的區別在于,行為人是否有反對或者防止結果發生的表現。過于自信的過失在主觀上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結果發生,而間接故意主觀上不考慮避免結果發生,且客觀上也沒有采取避免危害結果的措施。
結合該案,從主觀方面看,范某意識到徐某要自殺時,并沒有因過于自信而不予施救,在主觀上沒有希望或者放任結果發生的心理。從客觀方面看,范某掐徐某的脖子,待徐某不反抗后松開,這一行為并不足以導致徐某自殺。而且當徐某將腿伸向窗外,范某意識到徐某正在實施自殺行為后,及時上前阻攔。在施救過程中,范某及時撥打緊急電話報警,沒有過于自信,輕信能夠避免或者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不應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殺人罪。
徐某能夠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的后果,在范某對其施救過程中,依舊不配合施救,導致死亡結果的發生。對此,范某不承擔責任。
作者:李*英、郝*琪(河南省安陽市北關區人民檢察院,河南省新縣人民檢察院)
來源:檢察日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無期徒刑什么時候可以申請減刑嗎
2020-11-07即將被執行的房產能否保全
2020-11-18怎么轉讓公司股權
2020-11-15員工獲得激勵股權能否轉讓
2021-02-02不動產權證書和土地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02020傷殘等級劃分標準怎么規定
2021-01-19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動物園動物因游客挑逗咬人誰負責
2021-01-27競業禁止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08鐵路貨損的索賠時效是多久
2021-02-21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意外險保障范圍
2021-02-09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1-02-27豪車車主為省修車費騙保構成什么罪
2020-12-25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高空拋物砸破天窗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31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機動車交通事故致人身傷亡 四種特殊情形保險公司可免責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