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酒駕出事就地再喝酒
2016年10月9日晚,劉某與兩個朋友一起喝酒后分別離開。23時30分許,劉某駕車在一交叉路口左轉彎時,與一小轎車相撞,造成兩車受損。雙方當時就賠償問題協調未果,劉某在明知已有人報警,在等待交警處理事故期間,為逃避法律追究,又和他人一起到路邊燒烤店喝酒。民警趕至現場,于次日3時將劉某帶至醫院抽血取樣,經鑒定劉某血樣乙醇濃度為120.8毫克/100毫升。劉某稱,發生事故后,在現場又碰見一位朋友,該朋友勸說其繼續飲酒,待警察來了就說是事故后才喝的酒,意圖以此逃避法律制裁。而相關證據已證實,劉某在交通事故發生前有飲酒行為。
法院審理:弄巧成拙構成醉酒駕駛被判處刑罰
法院審理認為,劉某酒后駕車發生交通事故,在等待公安機關依法檢查時,為逃避法律追究,在抽取血樣前又飲酒,經檢驗其血液乙醇濃度為120.8毫克/100毫升,已達到醉酒標準,依法應認定為醉酒。劉某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已構成危險駕駛罪,考慮到劉某已賠償受害人并得到諒解,可酌情從輕處罰,故法院以危險駕駛罪從輕判處其拘役一個月,并處罰金2000元。
律師說法:佯裝事后飲酒應否認定為醉駕
此案教訓極為深刻,屬典型的聰明反被聰明誤,本意是逃避法律制裁反而弄巧成拙自陷囹圄。2013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出臺的《關于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明確規定,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氣酒精含量檢測或抽取血樣前又飲酒,經檢驗其血液酒精含量達到80毫克/100毫升,應當認定為醉酒。
該案中已查實劉某在發生交通事故前已飲酒,而發生交通事故有人報警也必須進行酒檢,冷靜思考肯定會明白,繼續飲酒只能越抹越黑。且劉某肯定沒想到,其繼續飲酒只能使酒精含量越來越高,從酒駕升級為醉駕。庭審中,劉某顯示出悔意,稱不該聽信朋友的話,存僥幸心理,自亂心智,若是酒駕,只是治安處罰,而不至于有牢獄之災,其在法庭上提出的對其暫予監外執行的意見因不符合條件也未被采納。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問題進行的解答。從上面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如果醉駕被發現的話不要想著一味的逃避,知道自己的過錯然后進行反思才是法律的真正意圖。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給別人使用權可以轉租嗎
2020-12-08偷拍照片視頻會涉及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16哺乳期婦女能拘留嗎
2020-12-16違法多長時間不追究
2020-11-23單位如何約定勞動合同期限
2020-11-21私自接自來水如何處罰
2020-11-25異地審理需要怎么申請
2021-03-18外孫有代位繼承權嗎
2021-02-10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沒有區別
2021-02-09怎么證明是在商場摔傷,有哪些相關法律依據
2021-01-02購房預算從何做起
2021-01-08煤礦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24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追索勞動報酬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2-03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同一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同時兼營財產和人身業務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