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犯概念與種類
按照刑法第26條第1款的規定,主犯是指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可見,我國刑法中的主犯有兩種:
1.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犯罪分子。
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犯罪分子,就是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認定為這種主犯應當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1)以犯罪集團的存在為條件。沒有犯罪集團就沒有這類主犯存在的可能。
(2)必須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犯罪分子。組織、領導往往具體表現為:負責組建犯罪集團,網羅犯罪集團成員,制定犯罪活動計劃,召集犯罪會議,分配犯罪任務,指揮集團成員進行具體的犯罪活動等。
2.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這類主犯是指除犯罪集團首要分子以外的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具體包括以下四類:
(1)犯罪集團的骨干分子。在犯罪集團中,并非只有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首要分子才可以成為首要分子,犯罪集團的骨干分子也可以成為主犯。犯罪集團的骨干分子雖然不在其中起組織、指揮作用,但積極參加犯罪集團的犯罪活動,也可以成為主犯。
(2)某些聚眾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及其骨干成員和某些聚眾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在我國刑法中,根據構成犯罪的主體范圍,可以將聚眾犯罪分為以下三種類型:一類是參與者均構成犯罪的聚眾犯罪。如刑法第317條規定的聚眾持械劫獄罪,首要分子、積極參加者和其他參加者均可構成犯罪。一類是只有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才構成犯罪的聚眾性犯罪。在這類聚眾性犯罪中一般參加者不構成犯罪。如刑法第290條規定的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一類是只有首要分子構成犯罪的聚眾性犯罪。在這類聚眾性犯罪中,除首要分子外,其他積極參加者和一般參加者都不構成犯罪。如刑法第291條規定的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上述三類聚眾性犯罪中,第三類一般都是單個人犯罪,不屬于共同犯罪,也就不存在主犯問題。在前兩類聚眾性犯罪中,屬于必要的共同犯罪,存在主犯與從犯的區分,在第一類聚眾性犯罪中,首要分子、積極參加者一般都是主犯;在第二類聚眾性犯罪中,主犯一般只是首要分子。
(3)在其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需要指出的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可能只有一人,也可能有多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的上海垃圾分類標準
2021-02-01水土保持行政許可依據和范圍有哪些
2020-11-10律師有后付費的嗎
2021-03-24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交通違規被拍照怎么處理
2020-11-08孩子的法定監護人一般是一個還是兩個
2021-02-21子女的阻撓老人的婚姻是否違法
2021-02-25合同欺詐要怎么賠償
2021-03-19北京樓市調控細則15條正式出臺(全文)
2020-12-23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違法分包轉包造成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0-12-03保險繳費能暫停嗎
2021-03-09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荊州市交通事故賠償律師: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15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車險理賠7個月沒結果
2021-01-20主合同、保證合同與保證保險合同能否合并審理
2021-02-21財產保險合同概述是什么
2021-03-08保險合同的訂立必須要投保人親自簽字蓋章才生效嗎
2020-11-21意外險拒賠的幾種情況分別是什么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