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案件申請再審期限一般是多長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2年內提出。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賠償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愿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在2年內申請再審。
審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高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 審理行政上訴案件的期限為兩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兩個月。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二審案件需要延長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兩個月。
第一審人民法院收到起訴書(狀)或者執行申請書后,經審查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收到自訴人自訴狀或者口頭告訴的,經審查認為符合自訴案件受理條件的應當在十五日內立案。 改變管轄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應當在收到案卷材料后的三日內立案。 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第一審人民法院移送的上(抗)訴材料及案卷材料后的五日內立案。 發回重審或指令再審的案件,應當在收到發回重審或指令再審裁定及案卷材料后的次日內立案。 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裁定(決定)的次日立案。
二、再審新證據的舉證時限
再審新證據作為一種證據形式,原則上應當適用舉證時限的規定。再審新證據的提出時間明確為“應當在申請再審時提出”。相對《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而言,該規定無疑有其積極作用。但是,再審新證據的舉證時限涉及的問題并非如此簡單,還需要進一步加以明確。
(一)申請再審當事人的舉證時限
對于申請當事人關于再審新證據的舉證時限,使用了“申請再審時”的提法,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的本意,是將再審新證據的提出時間,限定于再審程序啟動之前,即“申請再審時限”是相對于再審審理而言的,應當包括當事人遞交申請再審書狀、人民法院進行形式審查和對再審事由進行實質審查階段。但是,如果允許當事人在這段時間內任意提出再審新證據,顯然不利于盡快固定爭點,不利于法院對再審申請進行審查。為此,必須進一步明確申請再審當事人提供再審新證據的期限。筆者認為,可以借鑒民事訴訟證據規定中的證據釋明制度,對于涉及到原審裁判事實認定的申請再審案件,審查再審申請的法官或者合議庭應當告知申請再審當事人可以提出再審新證據,并指定其提出期限,逾期舉證的不作為再審新證據對待處理,通過法院的釋明,可以引導申請再審當事人有效地舉證,同時也有利于及時發現再審新證據,提高再審審查的質量和效率。
(二)對方當事人的舉證期限
申請再審一方當事人再審新證據的舉證時限作出了規定,卻沒有明確對方當事人可否提供再審新證據,以及提出再審新證據的時限。筆者認為,針對申請再審一方的再審新證據,對方當事人完全具有抗辯性地提出再審新證據的權利。只是其提出的證據應當符合再審新證據的條件,而且必須是針對再審新證據提出的抗辯。
再審新證據往往是申請再審一方當事人首先提出,對方當事人可能并不知悉,人民法院應當向對方當事人發送舉證通知,告知其有提供新證據的權利、時限及逾期的后果,以平等地保護當事人舉證權。由于當事人申請再審提供了新證據,可能啟動再審,也可能不啟動再審。因此,對方當事人提供新證據的舉證時限,并無相對確定的時間可供掌握。對于申請再審時提出了再審新證據的都召開聽證會聽取雙方當事人的意見。因此,可以將對方當事人舉證時限與聽證制度相銜接。對于提出再審新證據的再審申請,人民法院可以確定召開聽證會日期,并將對方當事人再審新證據睥舉證時限確定為聽證會召開之日。
按照《行政訴訟法》當中的規定一般是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2年內提出,而是否能啟動審判監督程序,還要看實際有沒有滿足再審的條件。如果你在這方面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申訴和再審有什么區別?
什么是一審終審?一審終審是否可以再審?
刑訴法押回再審的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取得贈與物贈與合同有效嗎
2021-02-09主債權還沒成立,擔保合同還成立嗎
2021-01-13找車拉貨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9勸退包括辭退嗎
2021-03-09房屋中介交易流程是什么
2020-12-27公司沒簽合同員工主動離職可以告公司嗎
2021-01-17競業限制承諾書有效嗎
2021-02-26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勞動爭議能主張前幾年的年假嗎
2020-12-14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0-12-31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撞死親人能否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8保險公司對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仍需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嗎
2021-01-20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0-11-18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2020-12-08投保人的定義,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23保險合同冒名掛失是詐騙嗎
2020-12-27農村承包荒山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3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