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庭后檢察院能補充新證據嗎
經法官同意可以補充證據。
可以交給律師幫忙進行提交等,可以保留,在二審的時候提出。
根據《證據規定》第42條和第44條第二款的規定,當事人在一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一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當事人在二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二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二審不需要開庭審理的,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出。當事人在再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申請再審時提出。
《證據規定》關于“新的證據”的范圍界定
《證據規定》第41條:“《民事訴訟法》第125條第一款規定的‘新的證據’,是指以下情形:(1)一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包括: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后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確因客觀原因無法在舉證期限內提供,經人民法院準許,在延長的期限內仍無法提供的證據。(2)二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包括:庭審結束后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前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未獲準許,二審法院經審查認為應當準許并依當事人申請調取的證據。”
《證據規定》第43條第二款又規定:“當事人經人民法院準許延期舉證,但因客觀原因未能在準許的期限內提供,且不審理該證據可能導致裁判明顯不公的,其提供的證據可視為新的證據。”
對于當事人申請再審時“新的證據”的界定,《證據規定》第44條解釋為:“《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第1款第1項規定的‘新的證據’,是指原審庭審結束后新發現的證據。”
提供的證據不屬于“新的證據”之法律后果
《證據規定》第43條第一款明示:“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屆滿后提供的證據不是新的證據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納。”這一規定與《證據規定》第34條關于舉證時限的效力和第4l條關于“新的證據”的界定在內容上彼此聯系,起著相互補充的作用。
提出“新的證據”所引發的法律后果
提出“新的證據”除對案件本身產生相應影響外,根據《證據規定》第46條,還會產生以下兩個方面的后果:
1、由于當事人的原因未能在指定期限內舉證,致使案件在二審或者再審期間因提出新的證據被人民法院發回重審或者改判的,原審裁判不屬于錯誤裁判案件。
2、一方當事人請求(提出新的證據的)另一方當事人負擔由此增加的差旅、誤工、證人出庭作證、訴訟等合理費用以及由此擴大的直接損失,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二審中的新證據的審查
2001年《證據規則》對于逾期舉證采取了證據失權為原則的立場,只有在例外的情況下才不發生失權的后果。但在2012年民事訴訟法修改的過程中,采取了“負擔額外的證明責任”,即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確有正當理由的,該證據作為失權后果的例外,允許提出,但當事人就逾期舉證的正當理由的存在負擔證明責任。新的司法解釋也貫徹這一思想,保障訴訟公平,規范訴訟秩序。
在二審中,對于新的證據的審查分主要是根據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主觀過程程度,判定其是否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根據其過錯程度,適用不同的責任和后果。具體審查如下:
(一)當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證據的。原則上發生證據失權后果,但該證據涉及基本事實的證明的,不導致失權后果,但要訓誡、罰款。
(二)當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證據的。此類情形不發生證據失權后果,人民法院均應采納但應當對當事人予以訓誡。
(三)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均不能免除對方當事人要求其賠償相應損失的責任。對方當事人要求其賠償因逾期提供證據致使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誤工等費用的,人民法院可予支持。從上面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您對此還有疑問或者有進一步的法律需求,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我們將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28什么是承諾
2020-12-05女嬰推拿后身亡,其醫院是否涉嫌醫療事故責任
2021-01-23租房拆遷租戶可以獲得賠償嗎
2021-01-23行政案件偵查期間可以聘請律師嗎
2020-12-14人格權的積極職能是什么
2020-11-17全國性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是多少
2021-03-02房屋產權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0五一哪天算三倍工資
2021-02-18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什么是產品責任
2020-12-15財產保險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7合理期待原則在保險合同中如何運用
2021-03-05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由哪些主體承包經營?
2021-02-28可以對拆遷補償決定書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0-11-22棚戶區改造補償不合理可以提高嗎
2020-12-11法院可以拍賣沒有房產證的拆遷安置房嗎
2021-01-05拆遷補償陷阱有哪些及怎樣多分補償款
2021-03-13部分小產權房拆遷有望“以房補房”
2020-11-30鉅隆地產3.65億元拿下羅村三舊改造地塊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