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法律行為有多少了解呢,面對不同的事件發生,大家是否可以辨別出來哪些屬于可撤銷法律行為,哪些屬于效力待定的法律行為?可撤銷法律行為與效力待定的法律行為之間有什么區別?下面律霸小編給您解答您的疑惑。? ?
可撤銷法律行為與效力待定的法律行為的區別
(一)合同的性質不同
可撤銷合同屬于有效合同,在未被撤銷前,對雙方當事人都具有約求力。而效力待定合同實際上是未發生效力的合同,在經過權利人確認或出現特定事由后才轉化為有效合同。
(二)合同的效力不同
可撤銷合同具有履行效力,履行期截止時,仍負有履行的義務,不履行者應承擔違約責任。但未履行者請求撤銷合同,經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撤銷合同后,合同自始視為無效,此時違約責任不能成立。
效力待定合同在沒有被權利人確認之前是無效合同,不具有履行的效力。在被權利人確認后則是有效合同,具有履行的效力。
(三)形成原因不同
構成可撤銷合同的法定原因是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欺詐、脅迫和趁人之危。效力待定合同的形成原因則主要是當事人不具備簽訂此合同的相應的權利。
(四)受時間限制不同
效力待定合同,第三人應在法律規定的催告追認期間內(我國《合同法》規定為1個月)作出追認或拒絕追認的意思表示;而可撤銷合同,當事人須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行使撤銷權,否則該權利消滅。
(五) 有權主張并影響效力變化的當事人不同
效力待定合同可由法定的第三人追認或拒絕追認,或由合同的善意相對人撤銷,此追認或撤銷直接向合同當事人進行,無須向法院或仲裁機關請求;而可撤銷合同只能由受損害的合同方向法院或仲裁機關請求撤銷,不能直接向合同另一方當事人要求。
上述內容分別由可撤銷法律行為與效力待定的法律行為的含義、特點以及種類三個方面分別介紹,我們可以很容易就分清楚哪些事件屬于可撤銷法律行為與效力待定法律行為,當事人在從事民事行為時,因意思表達不清楚時,可以行使撤銷權而使該已經生效的法律行為歸于無效。而效力待定的法律行為必須是有第三人確認的法律行為。
效力待定合同生效時間如何確定?
合同效力待定的原則有哪些
什么是效力待定合同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拆遷人對補償安置房屋的優先取得權
2020-12-06拆遷違法能否請求國家賠償
2020-11-09涉外婚姻移民的具體規定有哪些
2020-12-22股權已經質押了可以轉讓嗎
2021-01-31商標侵權如何判定
2020-11-11酒駕被追尾承擔多少責任
2021-02-13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9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1-02-18老板一直拖工資怎么辦
2020-11-25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22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方法是什么
2021-02-28交通事故異地被起訴如何應訴
2021-01-21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成都房屋中介租房收費是多少
2021-02-15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