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犯罪
一、刑事犯罪主體
1、未滿14周歲,不負刑事責任,無刑事責任能力。
2、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對八種犯罪行為(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應負刑事責任。
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量刑:
①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②不適用死刑(包括死緩)。
3、已滿16周歲:應當負刑事責任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事責任能力
1、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①負刑事責任;
②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3、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
①當負刑事責任;
②可以從輕或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4、醉酒的人:應當負刑事責任。
二、刑事犯罪主觀方面
犯罪故意
1、直接故意:明知危害結果必然或可能發生,即希望危害結果發生。
2、間接故意:明知危害結果可能發生,即放任危害結果發生。
犯罪過失
1、疏忽大意的過失,即應當認識到,但沒有認識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危害結果的最終發生違背其意志。
2、過于自信的過失:認識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但輕信能夠避免,即危害結果的最終發生違背其意志。
3、不可抗力:認識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但不可能排除或防止結果的發生,危害結果的最終發生違背其意志。
4、意外事件:沒有認識到,也不能夠、不應當認識到危害結果的發生,危害結果的最終發生違背其意志。
過程
1:犯罪意向的形成階段。
2:犯罪的預備階段。
3:犯罪行為實施階段。
4:犯罪后的應變階段。
三、刑事犯罪客體
指為刑事法律所保護而被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
四、刑事犯罪客觀方面
“作為”即積極的行為,是指以積極的身體舉動實施刑法所禁止的行為。
“不作為”行為構成不作為犯必須以行為人負有特定義務為前提:
1.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這種義務一般指由憲法、法律和其他法規所規定并為刑法所認可的義務,任何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人都必須履行這種義務;
2.職務或業務上要求承擔的義務;
3.先行行為引起的義務;
4.基于法律行為承擔的義務。
輕傷經派出所調解并賠償后對方是否能告刑事方面的罪
傷害構成犯罪,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不過,你別怕他訛你,你好好認罪,又積極賠償,量刑不會重,很可能宣告緩刑。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中有關規定的內容
第三條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在當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調解;
(二)不違背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
(三)尊重當事人的權利,不得因調解而阻止當事人依法通過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徑維護自己的權利。
第四條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不收取任何費用。
第五條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負責指導全國的人民調解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負責指導本行政區域的人民調解工作。
基層人民法院對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進行業務指導。
第六條國家鼓勵和支持人民調解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人民調解工作所需經費應當給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對有突出貢獻的人民調解委員會和人民調解員按照國家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在很多時候我們進行處理事件的方法是進行調解,進行調解使我們處理方法的最好方法,避免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但是很多人會擔心私下解決了之后是否對方會反悔再告我們,從以上律霸網小編從網上找到的知識中相信大家已經有了很深的了解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變更判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03有錢買房卻不給撫養費怎么辦
2021-02-10哪些情形下無法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03合同無效擔保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1土地糾紛找民政嗎
2021-02-21購房要注意的知識有哪些
2021-01-13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2021-02-10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程序有哪些
2021-02-03勞動仲裁庭人員不來怎么辦
2021-01-02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應該如何獲取
2021-02-25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互聯網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有什么區別
2021-03-13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賠償案例
2020-11-21村委會非法轉讓土地如何處罰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