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方是法人不承認是個人行為那是職務行為嗎
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現行我國《民法通則》第43條規定: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58條進一步規定: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的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應承擔民事責任。但是,法定代表人的對外民事行為并非都是職務行為。
法人以個人名義借款屬于個人行為;以公司名義借款,且借款協議上蓋有公司公章的為職務行為。
公司法人貸款不還股東會承擔什么責任?
1、不需要股東承擔償還責任的情況
首先是要看企業的性質,如果企業是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以其出資的份額承擔有限責任,如果股東已經按股東協議全部出資全部出資到位,那就不需要承擔責任,也就是說公司經營虧損資不抵債股東也沒有清償的義務。
如果股東之前沒有實繳滿出資比例,那就是必須按要求把未出資的金額補充到位,補充到位之后也是不需要承擔債務責任的。
2、需要股東承擔償還責任的情況
如果企業是合伙制,那股東就需要承擔償還責任。根據《合伙企業法》第二條規定,普通合伙企業由普通合伙人組成,合伙人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也就是不管你出資比例是多少,一旦企業出現債務不能償還的,合伙股東是要承擔償無限償責任的。
這里所說的無限償還責任,指的是如果企業的資產不足以償還企業的債務,就會追加到股東的個人資產,用于清償企業的債務。
3、擔保需要承擔償還責任
有時候雖然以企業的名義貸的款,但是貸款機構會追加法人個人或股東作為擔保人,如果股東在企業貸款過程中做出擔保,那就必須承擔擔保的責任,如果企業不能正常還款,那做出擔保的股東就必須承擔起償還的責任。
借款方是法人不承認是個人行為那是職務行為嗎?在借錢給法人后對方不承認還款時,可以通過法律手段積極快速的來進行解決。律霸網上面有許多了解債權債務問題的律師,弄不清楚借款方身份有需要的人們不妨來網站上咨詢了解清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拆了房子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05信訪復查不受理怎么辦
2020-12-16死刑有哪些情況下可判處死緩
2021-02-25貪污罪能否辦理取保候審
2020-12-22離婚后監護人不盡撫養義務該怎么處理
2021-02-06員工在下班路上受傷公司如何處理
2021-01-16登記房屋產權手續是怎樣的
2020-12-20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公司可以隨意調崗嗎
2021-01-27公司裁員賠償有封頂嗎
2021-03-04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新法修訂對保險公司提出挑戰
2020-11-29少年摔了一跤死了 保險公司卻不肯賠付
2021-01-26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