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時效是勞動爭議案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法律問題,因為我國對于勞動爭議案件實行仲裁前置程序,必須先進行勞動爭議仲裁,只有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維護其合法權利。我國的勞動仲裁時效(或者叫申訴時效)是10年前頒布的《勞動法》所確定的一項法律制度,但是隨著我國勞動用工制度的發展,現在勞動仲裁時效制度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現實的發展變化,甚至成為勞動者維護自身權利的一個法律障礙。這里除了60日的時間太短以外,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仲裁時效起算點的問題。一.勞動爭議仲裁時效起算點的法律淵源我國勞動爭議仲裁時效起算點的法律淵源經歷了三個階段:1、1987年7月31日國務院發布、同年8月15日施行的《國營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暫行規定》(下稱《暫行規定》)。該行政法規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屬于本規定第二條第一項的勞動爭議(即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筆者注),當事人應當從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或者從調解不成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仲裁委員會提出”。該條第三款規定“屬于本規定第二條第二項的勞動爭議(即因開除、除名、辭退違紀職工發生的爭議─筆者注),自企業公布處理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當地仲裁委員會提出”。2、1993年7月6日國務院發布、同年8月1日起施行的《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下稱《條例》)。該《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應當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六個月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同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超過前款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該《條例》第四十三條宣告上述《國營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暫行規定》在《條例》施行之日同時廢止。3、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通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下稱《勞動法》)。該法第八十二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二、有權部門對《勞動法》規定的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即現行“起算點”的解釋(一)、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的解釋1、對“起算點”的解釋①.圍繞《勞動法》所謂“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的解釋1995年原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下稱《勞動法意見》)第八十五條規定:“(勞動爭議發生之日)是指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②.對“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解釋:1994年8月16日原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十三條如何理解的復函》(勞辦發[1994]257號,下稱《條例復函》)中稱:“‘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是指有證據表明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據一般規律推定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即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是勞動爭議仲裁申訴時效的開始。因此,‘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不應從侵權行為終結之日起計算”。由于這個解釋是勞動部辦公廳所發出的,而勞動部辦公廳沒有法律解釋權,因此《條例復函》只是一種勞動政策,而不是法律解釋,但這種政策在各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實務中實際是有效的。2、“起算點”的特殊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才能知道工傷認定有沒有上報
2020-12-27公司分立的含義及特征
2020-12-27創業型企業貸款申請書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6未成年人可成立特別累犯嗎
2021-02-16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什么時間可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1-03-14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辦理產權證步驟是什么
2020-12-13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如何算
2021-03-03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企業財產保險保費率是多少
2020-12-23保險公司變更事項必須經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嗎
2020-11-14保險理賠沒下來保證金怎么寫
2021-02-14保險公司被判賠償焦點案例
2021-01-12什么是商業代理?
2021-02-11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