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有關法律規定及司法解釋
我國先后制定的有關勞動方面的法律,對仲裁時效期限以及時限的規定措辭略有不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1993年7月6日國務院發布)第23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六個月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1995年實施的《勞動法》第82條改為:“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已于2008年5月1日實施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由此可知,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經過了從6個月到60天再到一年的演變過程,而仲裁時效的起算點呢,也經過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到“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再回到“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的演變過程。但是,何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法律并沒有明確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對“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的多種情形均作出了規定,但是,遺憾的是,該司法解釋卻沒有規定勞動者請求用人工傷待遇的情形。
因此,可以說到目前為止,法律及司法解釋都沒有對勞動者請求工傷待遇的仲裁時效起算點問題做出明確的規定,然而,事實上,勞動者請求工傷待遇的特殊情形有很多種,立法或司法機關有必要對此予以明確。下面談談筆者對勞動者請求工傷待遇仲裁時效起算點的幾種看法。
二、勞動者請求工傷待遇的幾種情形及仲裁時效起算點
情形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工傷及傷殘等級均沒有異議,且勞動者或用人單位在工傷醫療期后要求解除雙方勞動合同:
相信此種情形仲裁時效的起算點應無爭議,對于勞動者請求工傷待遇的,仲裁時效應從其治療終結之日或傷殘等級評定之日起算:對此,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指導意見》(粵高法發[2002]21號)中也做出明確規定:“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承擔工傷待遇的,應從其治療終結之日或傷殘等級評定之日起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物業應在業主報修后多久處理
2021-01-08司法強拆法律依據
2020-11-17司機開車看書擼狗如何處罰
2020-11-23刑事案件律師的收費標準
2020-12-21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021-02-13轉繼承怎么處理
2020-12-21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簽訂的就業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嗎
2021-03-26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1-03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對保險合同條款有爭議要如何處理
2021-02-28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本案中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2-03人身保險理賠范圍有哪些
2021-03-10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建立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方法
2021-01-01修改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標準文本的通用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內部承包合同有何效力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