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1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證農業銀行重大經營活動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國際通則,防范金融法律風險,加強內部管理,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法律意見書是農業銀行各級法規部門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就本行重大經營活動的
合法性問題,為行長決策提供的
法律文書。
第三條 法律意見書堅持以下原則:
(一)依法合規性;
(二)維護農業銀行權益;
(三)獨立審查。
第四條 法律意見書只對各相關部門提供的文件、合同等書面材料的依法合規性問題進行形式審查,不對其真實性負責。
第二章 范圍
第五條 各級農業銀行重大業務活動。包括信貸、財務、資金計劃、勞資以及涉外業務等容易出現法律風險的經營活動。
重大業務的標準界定由各級行根據授權范圍、權限、業務規模、法律風險以及法規機構和人員素質等因素具體確定,報上級行備案。
第六條 新業務活動。指經人民銀行批準的新多事產品開發應用等問題涉及農業銀行對外產生權利義務關系的民事活動。
第七條 各級農業銀行在業務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重大糾紛、爭議。包括金融業務、
勞資糾紛及行政爭議。
第八條 各級農業銀行在業務經營活動(含境外業務經營)中發生的對外產生權利義務
法律關系的其它重大事項。
第三章 內容
第九條 重大業務活動的審查。對農業銀行重大業務活動中存在的法律問題和可能引發的法律風險,依據現行法律、法規,從民事法律行為的主體、內容和形式的合法性方面進行審查;常規業務審查以總行統一
合同文本空白部分的填充內容正確、完備為重點。
第十條 新業務活動的審查。審查新業務活動是否符合我國法律法規的規定,是否經過人民銀行及相關部門批準,對可能引發的法律風險以及防范措施等方面進行法律論證分析,作出評價。
第十一條 糾紛、爭議的審查。
(一)對擬訴訟的糾紛和農業銀行作為被告的糾紛以及在訴訟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從維護農業銀行合法權益的角度出發,提出訴與不訴、應采取的處理措施、訴訟方案選擇、糾紛結果預測以及訴訟效益等方面的分析意見。
(二)對案件處理過程中反映出的農業銀行規章制度和經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漏洞進行分析,提出改進和完善的法律意見。
(三)對農業銀行敗訴的案件,特別是造成社會重大影響或經濟損失的案件,依據法院敗訴裁判,對因農業銀行內部人員違法、違規、越權造成敗訴的,提出整改意見,對涉及有關責任人的案件,移送有關部門處理。
(四)其他勞資、行政等糾紛爭議的審查,參照本規定處理。
第四章 程序
第十二條 按本辦法第二章規定范圍,各級行業務經辦部門認定所辦理業務需由法規部門出具法律意見書,應在法規部門領取并填寫《中國農業銀行法律意見書送審表》,經該業務部門主管行領導簽署意見后,連同送審的法律文件以及相關材料一并送交本行法規部門。
第十三條 法規部門在收到《中國農業銀行法律意見書送審表》后應檢查送審文件、材料是否齊全。對材料不詳、情況不清的,應要求補充材料,或書面說明情況。
第十四條 法規部門自接到送審部門的全部材料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出具法律意見書,情況特殊時可適當延長。
第十五條 法規部門出具《法律意見書》并經主管行長簽字后交送審部門。
第十六條 送審部門應將《中國農業銀行法律意見書》、《中國農業銀行法律意見書送審表》、法律文件以及相關材料一并歸檔保存。
法規部門對于已出具的《法律意見書》,應按送審時間、單位、法律意見書類別、序號及主要材料名稱、出具法律意見書時間以及出具人姓名等登記入冊,歸檔保存。
第五章 資格
第十七條 法律意見書由各級農業銀行法規部門出具。
第十八條 以法規部門名義出具法律意見書,經辦人及其負責人應當署名。
第十九條 出具法律意見書,經辦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取得律師資格;
(二)取得
企業法律顧問資格。
第二十條 沒有法規機構的單位,對重大經營決策需要進行法律論證時,可以聘請社會法律機構出具法律意見書。聘請社會法律機構需報經上級行認定審批,其經辦人應符合本辦法第十九條規定的條件。
第六章 責任
第二十一條 屬于重大經營活動,應送法規部門出具法律意見書而未送審的,由此引發法律風險,給農業銀行造成社會重大影響或經濟損失的,對有關責任人追究經濟、行政直至法律責任。
第二十二條 如因送審材料不真實或缺漏,導致法規部門得出錯誤意見,以致決策失誤,給農業銀行造成社會重大影響或經濟損失的,對有關責任人追究經濟、行政直至法律責任。
第二十三條 法律意見書已指明某項決策對象存在著法律風險或其他法律問題,有關部門或個人未予采納,由此給農業銀行造成社會重大影響或經濟損失的,對相關責任人分別情節追究經濟、行政直至法律責任。
第二十四條 法規部門出具的法律意見書,存在明顯法律缺漏或適用不當,導致領導錯誤決策,由此引發重大法律風險,給農業銀行造成社會重大影響或經濟損失的,對出具法律意見書的相關責任人分別情節追究其經濟、行政直至法律責任。
第二十五條 外聘社會法律機構有第二十四條規定的過錯行為,使農業銀行造成社會重大影響或經濟損失的,要求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各省(市)分行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并報總行備案。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由中國農業銀行制定,解釋、修改亦同。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自2000年9月1日起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