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租房者偽造了房東的身份證、房產證,把房子賣了。購房者通過政府部門辦理了房產過戶后拿到了新的房產證。之后購房者發現賣給他房子的人不是房主本人,讓他奇怪的是,租房者用偽造資料辦理房產過戶時卻一路綠燈……
事發后,原房主一紙訴狀將核發房產證的北京市建委告上法庭,宣武區人民法院一紙撤銷房產證注冊的宣判,令購房者嶄新的房產證頓時變成了一張廢紙。
為此購房者狀告北京市建委,要求建委為此承擔責任并賠償他的購房款。
昨天,他等來了敗訴的宣判。面對房錢兩空的結局,他想不通:難道這樣的苦果只能我一個人吞嗎?
昨天,劉志昌(化名)在等待了4個月后終于等來了宣武區人民法院的
一審判決。在此之前,他為了要回自己的買房錢,將北京市建委告上法庭,要求北京市建委對未盡到房產證審查義務的房管所給自己造成的經濟損失承擔責任,并要求得到
國家賠償。在法庭上,聽到敗訴的宣判,劉志昌表情平靜。
“我通過正常程序辦理了房產證,但現在卻被撤銷了,不知道我的買房錢能不能要回來,這個損失誰來承擔?”劉志昌沉重地說。
事發
49萬元買了一套房子
買房子是許多人的喜事,但劉志昌的喜事卻沒有讓他笑太久,他在政府部門受理了“賣房者”的
產權過戶申請后,交給了“房主”49萬元,沒想到,就在新產權證還帶著油墨芳香時,真正的房主出現了……
賣房者主動上門
劉志昌清晰地記得去年2月初的那個電話,當時為了買一處合適的二手房,他在《手遞手》報紙上刊登了一則求購房的個人信息。第二天,有一個自稱代理公司的人打來電話給他介紹了宣武區白紙坊北里的一處兩居室,并給了他房主的聯系電話。
在和自稱“郭曉彬”(化名)的房主聯系上后,劉志昌決定去看房子。看到這套位于二樓朝南、帶一個向陽大臥室的房子后,他心中暗暗欣喜,這正適合自己的父母居住。在這之后,那個自稱代理公司的人又打了三次電話來,每次的內容都差不多:這房子不錯,買了很合適。
“郭曉彬”說,這套房子原是宣武區審計局的公房,他已經購買了產權,由于做生意虧了,債主找上門來找麻煩,所以不得不忍痛把房子賣掉。在他敘說原委的時候,一個20來歲的女孩走進來,管“郭曉彬”叫舅舅,說:“房子怎么樣了?”“郭曉彬”說:“要不是家里有這事,咱們也不至于把房子賣掉。”他們的對話,讓劉志昌更相信了他的說法。雖然“郭曉彬”一直催促劉志昌付10萬元定金,但小心翼翼的劉志昌打定了主意,不到辦理產權過戶的那一天,絕對不給一分錢。2005年2月4日,劉志昌和“郭曉彬”一起來到宣武區國土房管局服務大廳,共同辦理
房產過戶手續。這期間,“郭曉彬”向房管部門出示了身份證原件、房產證原件,并提交了《已購公有住房和經濟適用房出售征詢意見表》和《已購公有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上市出售申請確認表》,在第一張表上寫著“同意出售”并蓋有“北京市宣武區審計局”的公章。所有手續一應齊全,宣武區國土房管局的工作人員受理了申請,并告訴劉志昌可以在審核后聽通知前來領取過戶后的房產證。
當天,劉志昌把49萬元房款一次性交付給了“郭曉彬”。
真正的房主出現了
2005年2月22日,劉志昌再次來到宣武區國土房管局服務大廳,領到了辦完過戶手續后核發的房產證。由于父母不太喜歡這套房子,劉志昌決定,把這套房子再賣掉。
然而,在賣房的過程中,真正的房主郭曉彬出現了。
就在郭曉彬開會的時候,他接到房子所在小區門衛的電話,問他是不是要把房子賣掉,郭曉彬聽得一頭霧水:“沒有啊,我們那房子正出租呢。”在聽明白劉志昌正在賣這處房子的時候,郭曉彬立刻報了警。“當時,我們以為劉志昌就是騙子!”郭曉彬說。然而當兩人來到派出所,各自拿出了一整套房屋產權手續,看著各自手里寫著不同名字卻都是由北京市建委核發的房產證,他們都驚呆了。#p#分頁標題#e#
“房子是我委托中介公司幫我出租的。”郭曉彬說。
郭曉彬說,自從在網上發布出租房子的信息后,就有一家自稱“北京阡陌家園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的中介公司找上門來,并且幫他們把房子租了出去,租期從2005年1月31日開始。沒想到2月初,自己的房子就被人非法變賣了。
看著郭曉彬手里同樣印著“北京市建設委員會”幾個大字的房產證,劉志昌意識到,自己花了49萬元買的這套房子,出麻煩了。
結果
賣房者的房產資料是假的
真房主的出現讓劉志昌發現,與自己進行房產交易的人所用的證件是假的,然而他想不通,為什么在房產過戶的過程中,就沒人發現呢?政府部門是不是沒有盡職……
辦產權過戶證件是假的
“這房子所屬的單位是
廣州市政府駐京辦事處,根本就不是宣武區審計局,旁邊那個單元的才是宣武區審計局的房子。”郭曉彬說。難道說,賣給他房子的“郭曉彬”提交的那張蓋有“宣武區審計局”公章的《已購公房和經濟適用房出售征詢意見表》是假的?劉志昌驚呆了。
2005年5月,一張宣武區審計局出具的證明印證了他的推測,“郭曉彬不是宣武區審計局的工作人員”,他所購買的房子“不是宣武區審計局的房產”,“宣武區審計局沒有出具《已購公有住房和經濟適用房出售征詢意見表》”,幾句簡單的話一瞬間將劉志昌推入深淵,他不敢想象,自己的49萬元錢還能不能要回來。
新核發的房產證作廢了
發現房產被非法變賣后,郭曉彬將受理了假房產證轉移登記手續并為假證辦理房產轉移登記的宣武區國土房管局上級單位北京市建委告上法庭,把劉志昌作為第三人,要求撤銷核發給劉志昌的房產證。
與此同時,劉志昌也向法庭提出,自己買房和辦理房產轉移登記過程中提交的各類證件均為真實的,是宣武區國土房管局未盡到審查義務,為假證開了綠燈才導致這個結果,因此要求法庭維護他的合法權益。
2005年7月15日,宣武區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將房子判給原房主郭曉彬,撤銷核發給劉志昌的房產證,但對于劉志昌提出的要求,沒有進行說明處理。
一瞬間,劉志昌手里的房產證變成一張廢紙,這個結局讓劉志昌難以接受。
????疑點
持假證賣房子在市建委一路綠燈
從騙子制作假證到從政府部門手中換來真產權證,其中有諸多環節,只要其中的一環擋住了,劉志昌的損失也許就能挽回,然而,一環又一環,都沒能及時阻止,劉志昌想問:我的49萬元血汗錢難道就這樣打水漂了嗎?
原房主證件信息泄露過?
“警方已經認定了,當時假郭曉彬賣給我房子用的證件都是偽造的。可這些東西如果他沒有見過原件的話,又怎么能偽造呢?”劉志昌納悶。
郭曉彬說,他的房子是通過阡陌家園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出租的,房產證、身份證等復印件曾提供給中介公司,中介公司介紹的房客卻是個騙子,他們應該負責任。
對于郭曉彬的指責,阡陌家園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的經理宋景生大聲喊冤:“這件事里,最冤枉的就是我們。”
“我們查過了我們的業務檔案,這筆業務在我們的檔案中不存在,我們根本就沒有跟郭曉彬發生過業務關系。”宋經理表示,如果曾有人上門用他們公司的名義跟郭曉彬
簽訂合同的話,那可能是冒用他們公司名義做的。
假證竟能換發真房產證?
“房管局是房產證的辦理單位,假證為什么就能在窗口順利被受理?”劉志昌說,“我為了防止受騙,一直堅持要求到房管局辦理轉移登記后才付款,我信任房管局。難道作為辦證單位的宣武區國土房管局,竟然連自己辦理的房產證的真偽都不會分辨嗎?”
假證逼真所以沒能識破?
“目前我們的受理窗口還沒有機械性的儀器可以驗查假房產證和假身份證。”宣武區國土房管局執法科工作人員童君說:“一般假房產證在窗口受理時能夠被工作人員識破,但這個
詐騙者偽造的產權證非常逼真,而且也偽造了全套手續。”#p#分頁標題#e#
童君表示:由于劉志昌所購買的是白紙坊北里的老房子,目前在房屋底檔中,很多老房子還沒有房主的身份證復印件。所以很難查驗。
無須核對原產權單位信息?
劉志昌認為,詐騙者提交《已購公房和經濟適用房出售征詢意見表》的時候,把房屋的原產權單位寫錯了。而據后來的真房主說,這房子的原產權是廣州市政府駐京辦事處的,詐騙者寫成了宣武區審計局,難道連這一點都不能查出來嗎?劉志昌說:“這個漏洞如果宣武區國土房管局能夠核對房屋底檔,是很容易發現的,但事實是,他們照樣給我發放了產權證。我懷疑他們根本沒有核對底檔。”
童君回應說:“按照規定,原產權單位不是必須審查要件。”他還提到“作為核發機關,不管是審查不嚴還是疏忽,肯定產權證是發錯了。針對原產權單位核查這一項,程序合乎法規,但確實在審查工作上有所疏忽,從工作負責的角度上,應該更加注意”。
追問
建委承認未盡到審查義務
事發幾個月后,警方通知劉志昌:騙子抓到了。然而劉志昌得知,詐騙者名下沒有多少財產,他們供稱:“錢都揮霍了。”
現在檢察院已對騙子提起公訴,但劉志昌真的高興不起來,騙子沒有財產就意味著他的49萬元要不回來了。“可是,我買房的過程中,絕不僅僅只有我一個人有過錯。”劉志昌說。
建委承認未盡到審查義務
在房產證被法院宣布撤銷之后不久,劉志昌向北京市建委提出了賠償要求,“如果不是他們受理了假證的房產轉移登記申請,我是絕對不會給對方錢的。”劉志昌說。
2005年10月,北京市建委對劉志昌的要求做出回應:“您所稱的經濟損失主要是由賣房人的詐騙行為造成,您應當向賣房人追究法律責任,由于本市房屋權屬交易登記不收取登記費,因此法院判決撤銷房產證并未給您造成直接經濟損失。”
2005年12月,北京市建委向法院答辯說“我委因未盡到審查義務造成房產證被撤銷”,但同時認為,這“并不是造成原告經濟損失的直接原因”。
不能要求普通人鑒別假證
劉志昌很無奈,他說,如果房管局這樣的政府部門都驗不出假房產證,那么老百姓又能指望誰呢?從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處身份證科了解到,目前我市公安機關還沒有對大眾提供身份證真偽鑒定的服務,這讓劉志昌很郁悶!
對此,北京雄志
律師事務所主任熊烈鎖認為,詐騙者已經偽造了身份證、
戶口本、房產證等相關證件,把詐騙細節做得很成熟,而劉志昌也查看了對方的相應證件。劉志昌作為普通百姓,不具備鑒別真偽證件的能力,在這件事中應該不具有過錯。
當事人交款時間有問題
童君說,劉志昌的交款時間有問題,他并不是在
房產證辦理完畢之后把房款交付給對方,而是在窗口受理當天就交付了全部款項。實際上,受理后在審查中也可能被駁回,而這一說法也成了法庭宣判劉志昌敗訴的理由。
劉志昌稱,交款時間根本不是問題,因為最終他們核發了房產證,損失最終無法避免。童君解釋說,如果劉志昌的交款時間不同,那性質就不一樣了。
可要求建委代為追償
熊律師說:“造成劉志昌受損失的既有詐騙分子的詐騙行為,也有宣武區國土房管局失職行為,應該說兩者都負有責任。”
“劉志昌可以選擇向詐騙分子追償,也可以選擇向核發房產證的北京建委進行追償。在詐騙分子名下沒有財產,追償希望渺茫的情況下,他既然選擇狀告北京建委,應由北京建委向他先行賠償,然后再由北京建委向詐騙分子進行追償。”熊律師說。
但熊律師也提到,法律上是這樣分析,但實際打起官司,結果很難說。
尾聲
錢交了房沒了只剩一身債
昨天,劉志昌聽到宣判結果眼神黯淡:“難道我的房款就只能這樣了嗎?”#p#分頁標題#e#
49萬元是劉志昌半輩子的積蓄。“為了買房子,我借了幾十萬的債。現在房子沒有了,積蓄沒有了,這些錢我不知道該怎么還。父母歲數大了,我怕他們受不了,只能瞞一天是一天。”
劉志昌稱,他還會
上訴的。
“我的房子誰來買單?”他一直問著這句話。
本報記者 王楠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