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必須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基金會的基金來源于社會,服務于社會。因此,條例將基金會定義為“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條例規定:“基金會章程必須明確基金會的公益性質,不得規定使特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受益的內容”,這使基金會與其他管理信托投資基金、以營利為目的的基金管理組織以及其他民間互益組織區別開來。
將基金會分為公募和非公募兩類。為了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公益事業,條例首次將基金會分為公募基金會即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和非公募基金會即不得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兩類。非公募基金會由個人或企業等組織出資設立,資金由設立者提供,不得面向社會募集。設立非公募基金會,為富裕起來的個人和企業回報社會、奉獻愛心提供了渠道。條例對非公募基金會在登記條件、資金使用等方面都做了有別于公募基金會的規定。
基金會要接受各方面監督。基金會是面向公眾的公益組織,必須在自律的基礎上接受各方面的監督。條例規定,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要對基金會依據章程開展活動的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基金會要接受年度檢查,要接受稅務、會計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稅務監督和會計監督;基金會在通過登記管理機關的年度檢查之后,要將年度工作報告在登記管理機關指定的媒體上公布,接受社會的查詢和監督。
明確稅收優惠原則。基金會所從事的是公益事業,政府對此項事業支持的手段之一就是稅收優惠。近年來,為了鼓勵公益事業的發展,我國陸續出臺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這些稅收政策對于公益事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但還不系統,在實施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這次條例規定:“基金會及捐贈人、受益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享受稅收優惠。”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正在研究制定具體的稅收優惠辦法。在享受稅收優惠的同時,基金會要依法辦理稅務登記、接受稅務部門的監督,對有違法行為的基金會,稅務機關還可以要求補交違法行為存續期間享受的稅收減免。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條例
2018-10-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反恐怖工作有關問題的決定
2011-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08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2008-06-26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政治決議
2008-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處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勞改犯和勞教人員的決定[失效]
1981-06-10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失效]
1981-12-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01修正)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4-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996-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9-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涉外工作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期貨交易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2018-07-31物業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4-29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辦法
2013-01-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2-12-20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04-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太湖流域管理條例
2011-09-07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的通知
2011-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