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條 【達成、實施壟斷協議的法律責任】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尚未實施所達成的壟斷協議的,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經營者主動向反壟斷執法機構報告達成壟斷協議的有關情況并提供重要證據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酌情減輕或者免除對該經營者的處罰。
行業協會違反本法規定,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可以依法撤銷登記。
條文注釋
本條是對經營者實施壟斷協議的法律責任及其寬容條款的規定。
本條第一款所稱“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是指經營者既違反本法第十三條關于禁止橫向壟斷協議的規定和第十四條關于禁止縱向壟斷協議的規定,又不能夠證明所達成的協議滿足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的豁免的情形。另外,只要有證據證明經營者達成了壟斷協議,即使尚未實施,反壟斷執法機構也有權處以罰款。
本條第二款為更加有效地查處反壟斷案件和節約執法成本,規定了經營者主動向反壟斷執法機構報告達成壟斷協議的有關情況并提供重要證據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酌情減輕或者免除對該經營者的處罰。
本條第三款所稱“行業協會違反本法規定”,是指行業協會違反本法第十六條的規定,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行業協會不屬于本法第十二條定義的“經營者”,但是在中國的實際情況中,行業協會組織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的情況卻時有發生,其危害性比經營者自己達成的壟斷協議更大。因此,本法對行業協會法律責任作出了特別規定。需要注意的是,經營者參加行業協會組織的壟斷協議的,不能以行業協會的組織行為為理由要求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3年修正)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07修訂)
2007-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1995-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6-10-0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長期建設國債和今年財政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
2006-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對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實施管轄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決定
1996-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已修正)
1991-09-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加入《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的決定
1991-03-02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的決定
1987-04-1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已修定]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2002-08-29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2014-07-24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7-29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2014-04-25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6-16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2-01-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