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條 本法所稱稅務機關是指各級稅務局、稅務分局、稅務所和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并向社會公告的稅務機構。
【釋義】 本條是對征稅主體范圍的規定。
稅收征收管理活動要在法律的基礎上進行,依法征稅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明確征稅主體。按照本法規定,稅務機關是代表國家實施稅收征收管理的主體,也就是說本法的執法主體為稅務機關。稅務機關是一個統稱,根據目前國家行政機關設置的有關規定,稅務機關分為不同的行政層級,有不同的名稱,在各級稅務機關內部又有不同的職能部門,為保證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有效實施,保證征稅權的實現,規范征稅行為,應當進一步明確征稅主體的范圍,對稅務機關作出具體界定。
稅務機關是在稅收法律關系中實施稅收征收管理行為的行政機關,作為行政主體,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其一,稅務機關是一種組織實體,不是個人,個人不能稱為稅務機關。其二,稅務機關具有獨立的行政資格,能夠以自己的名義實施稅收征收管理,如獨立作出征稅決定,獨立參加行政復議或訴訟等。其三,稅務機關能夠以自己的名義承擔其行為所產生的權利、義務和責任。稅務機關作為行政主體,它必須依據法律、行政法規對相對人行使征稅權;其行為直接導致影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效果;它與相對人之間發生爭議可依法適用行政司法及訴訟程序。只有具備以上資格條件的機關、機構,才可以作為稅務機關依法行使征稅權。根據我國的實際,本條對稅務機關作出了界定,稅務機關具體是指:
1.各級稅務局,包括國家稅務總局,各地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2.稅務分局,是地、市級以下的稅務機構,主要包括涉外稅務分局和地域性稅務分局。
3.稅務所,是縣級以下的稅務機構。
4.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并向社會公告的稅務機構,這是指稅收征收管理體制改革過程中產生的新的執法主體。近年來,為適應稅收征收管理體制改革的需要,許多地方的稅務機關按照征收、管理、稽查職責相分離的原則,對稅務機構的設置進行了改革,執法主體發生了若干變化,比如許多縣以下的國稅局都改為征收分局,為適應稅務機構改革的需要,法律授權國務院來確定新的執法主體。凡是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并向社會公告的稅務機構,都屬于稅務機關,可以依照本法獨立行使征稅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2014年修訂)
2014-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決定
2011-12-3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五條的決議
1980-09-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嚴懲嚴重破壞經濟的罪犯的決定[失效]
1982-03-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0-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的決定(2005)
2005-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05-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人民代表會議代行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決定
1988-07-0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
1982-12-04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實驗動物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國公民出國旅游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9-04-17志愿服務條例
2017-08-22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登記管理辦法
2014-01-13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08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2012修訂)
2012-11-30國務院關于福建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規定
2012-07-0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2010-11-26關于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補充通知
2010-10-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2010-09-16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10年5月4日)
201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