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對“九五”期間和到2010年的農業、農村工作提出了明確的戰略目標。實現這一目標,最根本的措施是大力推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建國以來,我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農田水利建設同農業和整個經濟建設、社會事業的發展很不適應。許多地方嚴重干旱缺水;大江大河的防洪標準普遍偏低;眾多的中小河流亟待治理;一些地方水土流失相當嚴重;很多水利設施老化失修,不配套,效益差等。我們必須下大力量,使我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面貌在比較短的時期內有一個更快更大的改變,以確保農業的穩定增長和農村經濟的繁榮,確保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會的穩定。為進一步加強這項工作,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目標、任務和方針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堅持不懈地大干5年到10年,使我國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有一個大的改善。當前,在對現有工程進行除險加固、清淤除障、水毀修復、更新改造、挖潛配套的同時,要積極興建一批蓄、引、提、灌、排等小型水利工程,擴大灌溉面積;大力普及節水灌溉技術,積極推廣旱作農業技術,建設一批節水、旱作增產重點縣;組織好中小河流綜合治理和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設;大力植樹造林,加強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進一步解決好鄉鎮供水和人畜飲水問題。
各地都要從實際出發,統籌規劃,明確重點,確定目標、任務,制訂具體措施,并真正落到實處。
進一步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必須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堅持自力更生為主、國家補助為輔的方針,按照“鞏固提高,積極發展,加強管理,注重實效”的原則,實行山、水、田、林、路統一規劃,綜合治理。要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同農業綜合開發、山區開發建設、商品糧基地建設、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建設、扶貧開發等很好地結合起來,形成合力,提高整體效益。
二、發動和依靠群眾,增加勞動積累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關系到億萬農民的切身利益,廣大農民群眾對于興修水利、改土造田、植樹造林、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有著極大的熱情和很高的積極性。各級政府要重視發揮我國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因勢利導,精心組織,主動引導廣大農民群眾集資投勞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農村的勞動積累是農民自愿通過勞動投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的一種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的有效辦法。各地要繼續完善農村勞動積累工制度,認真執行國家規定的農民勞動積累工政策。在實際生產需要和農民自愿的前提下,農民多出一些勞動積累工投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改變生產條件,獲得實實在在的效益,是一件好事,應當鼓勵和支持。要把農民自愿投勞與加重農民負擔區分開來。對農民勞動積累工的使用,一定要組織好,要愛惜民力,真正見到實效,要堅持“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不準“一平二調”。跨區域的中小型水利項目用工,確需動用非受益地區勞力時,應采取以工換工或以資頂工的辦法,按受益范圍分級承擔。水利工程受益區(包括間接受益區)內的城鎮居民和企事業單位,也要承擔一定的義務。要依法積極引導、鼓勵農民群眾集資投勞興建小型水利工程,承包小流域治理,參加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及風沙區的開發。有條件的地方,應組織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機械化、半機械化施工。
三、認真落實和完善有關政策,加大投入力度
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需增加資金投入。各地、各部門要多層次、多渠道籌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資金。“九五”期間,中央各有關部門和各級地方政府在穩定現有農業投資的基礎上,要逐步提高固定資產投資和財政預算內資金用于農業的比重。各級計劃和財政部門每年要增加對以農田水利為主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要安排一定的資金用于水庫和灌溉工程的更新改造、完善配套。
縣以上各級地方政府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的有關規定,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盡快建立和完善農業發展基金、水利專項建設基金。各地要認真貫徹國務院頒發的《水利工程水費核訂、計收和管理辦法》(國發〔1985〕94號),完善水價制度,做好水費的征收和管理工作,確保工程設施的正常運行。要按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號)的有關規定,征收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要認真落實水利部、財政部、國家計委聯合頒布的《占用農業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設施補償辦法》(水政資〔1995〕457號)和征收水土流失防治費、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的有關政策。
銀行要加大信貸資金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九五”期間,要繼續安排好打井、節水灌溉、農村水電、鄉鎮供水等所需貸款。國家設立的農業綜合開發、商品糧基地建設、糧食自給工程等專項資金,要提高用于農田水利建設投資的比例。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示范區和扶持糧棉大縣貸款,應安排一部分用于有還款能力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
鼓勵單位和個人按照“誰投資,誰建設,誰所有,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根據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總體規劃,采取獨資、合資、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興修農田水利工程。要積極引導和增加外資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興修農田水利設施的各項經費,要做到專款專用,及時到位,不得挪用,以確保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順利進行。
四、加強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組織領導
進一步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關鍵在于加強組織和領導。各級政府要把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具體抓。要把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作為考核地方政府領導班子政績的重要內容。各有關部門要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用電和所需油料等物資要優先保證。
水利部要會同有關部門盡快起草有關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管理的法規,使群眾性的興修水利活動和工程管理逐步走向規范化、法制化。各級水利部門要依法治水,加強水資源的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調度,統一發放取水許可證。水利、農業、林業等部門要按照業務分工搞好規劃,做好技術指導工作,嚴把質量關。要嚴厲打擊破壞農田水利設施的犯罪活動,堅決防止水質污染,以保證農田水利設施和水資源效益的充分發揮。
各地可結合實際,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競賽活動,對于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一定要求實效,重質量,建一處,成一處,受益一處,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不搞形式主義,切忌一陣風。要重視水利服務體系的建設,提高服務質量。
各級政府要按照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的精神,根據本《通知》的要求,抓緊部署,認真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把農田水利建設推向新的高潮,并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從根本上改善我國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為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做出新貢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
1997-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88)
1988-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1991修正)
1991-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關于從國外調取民事或商事證據的公約》的決定
1997-07-03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3-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華僑捐資興辦學校辦法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已修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1997-1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的準備工作機構的決定
1993-03-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深圳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2-07-01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8-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郵票過渡性安排的意見
1998-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修正)
2016-06-0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籍船舶航行長江水域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專利代理條例(2018修訂)
2018-11-06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2004-04-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4-01-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當前高溫干旱防御應對工作的通知
2013-08-04國務院關于批轉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2-07-24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的通知
2012-06-07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2011-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
2011-02-1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10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深刻吸取近期三起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教訓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9-04-29國務院法制辦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09-03-23草原防火條例(2008修訂)
2008-11-29國務院公告
2008-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