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關于違反財政法規處罰的暫行規定》以及其他有關規定,現對國營工業企業違反財政法規有關會計處理問題通知如下:
一、隱瞞、截留應當上繳國家的稅金、利潤或者其他財政收入;有關部門超越權限擅自減免稅收使企業少繳稅金
1.屬于本年度少記少繳應當上繳國家的稅金、利潤、或其他財政收入的:
?。?)少記少繳的產品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借(減)記“銷售”科目,貸(增)記“應繳稅金”科目;
?。?)少記少繳的增值稅,借(減)記“待扣稅金”“銷售”科目,貸(增)記“應繳稅金”科目;
?。?)少記少繳的資源稅,借(減)記“利潤”科目,貸(增)記“應繳稅金”科目;
(4)少記少繳的所得稅、調節稅,借(增)記“利潤分配”科目,貸(增)記“應繳稅金”科目;
?。?)少記少繳的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借(增)記“企業管理費”科目,貸(增)記“應繳稅金”科目;
(6)少記少繳的印花稅,借(增)記“企業管理費”或“待攤稅金”科目,貸(減)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自用鹽、自用油以及購入未稅鹽、未稅油改變用途而少記少繳的鹽稅、燒油特別稅,借(增)“原材料”“燃料”等科目,借(增)記“應繳稅金”科目;
?。?)少記少繳的利潤,借(增)記“利潤分配”科目,貸(增)記“應繳利潤”科目;
?。?)應當上繳財政的各項提價、加價收入,借(減)記“銷售”科目,貸(增)記“其他應繳款”科目;企業提價、加價收入,未列作銷售收入的,應先補記銷售收入,借(增)記“銀行存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貸(增)記“銷售”科目。該項收入應補繳的稅金和利潤,按本規定有關條款處理。
企業繳納這些稅金、利潤、收入時,借(減)記“應繳稅金”“應繳利潤”“其他應繳款”等科目,貸(減)記“銀行存款”科目。
上述各項多記多繳的稅金、利潤或者其他收入,作相反會計分錄。
2.屬于以前年度的少記少繳應當上繳國家的稅金、利潤或其他財政收入
?。?)少記少繳的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企業自用鹽、自用油以及購入未稅鹽、未稅油改變用途而少記少繳的鹽稅,燒油特別稅,借(增)記“利潤分配——上年利潤調整”科目,貸(增或減)記“應繳稅金”“銀行存款”等科目;同時,企業相應計算出實際多繳的所得稅、調節稅、利潤(包括承包補繳或退庫利潤,下同)和企業多留的利潤,以及虧損企業少記的應彌補虧損,借(減或增)記“應繳稅金”“應繳利潤”“專用基金”“應彌補虧損”科目,貸(減)記“利潤分配——上年利潤調整”科目;
(2)少記少繳的所得稅、調節稅、利潤,借(增)記“利潤分配——上年利潤調整”科目,貸(增)記“應繳稅金”“應繳利潤”科目;同時企業應計算出多留的利潤,借(減)記“專用基金”科目,貸(減)記“利潤分配——上年利潤調整”科目;
?。?)少記少繳的各種應繳提價、加價收入,屬于已經入帳的,應借(減)記“其他應付款”等科目,貸(增)記“其他應繳款”科目;屬于尚未入帳的,應借(增)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增)記“其他應繳款”科目。
上述各項多記多繳的稅金、利潤和其他收入,作相反分錄。
企業繳納這些稅金、利潤和其他收入時,借(減)記“應繳稅金”“應繳利潤”“其他應繳款”等科目,貸(減)記“銀行存款”科目。
3.企業擅自以應繳納的稅金歸還貸款,應按核實數額計算應補繳的稅款,借(增或減)記“專項工程支出”、“專用基金”科目,貸(增)記“應繳稅金”科目;上繳時,借(減)記“應繳稅金”科目,貸(減)記“銀行存款”科目。
違反國家規定用稅前利潤歸還各種技措性和基建性貸款,應按核實數額,屬于本年度的,借(增或減)記“專項工程支出”、“專用基金”科目“,貸(減)記”利潤分配——歸還專項借款的利潤或歸還基建借款的利潤“科目;屬于以前年度的,借(增或減)記”專項工程支出“”專用基金“科目,貸(減)記”利潤分配——上年利潤調整“科目,同時,計算出企業少繳的所得稅、調節稅、利潤,以及企業少留的利潤,借(增)記”利潤分配——上年利潤調整“科目,貸(增)記”應繳稅金“”應繳利潤“”專用基金“科目。企業違反國家規定,將應上繳的稅金、利潤、加價收入轉入企業專用基金的,應借(減)記”專用基金“等科目,貸(增)記”應繳稅金“”應繳利潤“”其他應繳款“等科目。
4.企業少記少繳的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預算調節基金,借(減)記“專用基金”科目(有關明細科目),貸(增)記“專項應繳款”科目;上繳時,借(減)記“專項應繳款”科目,貸(減)記“專項存款”科目。
5.企業少記少繳的建筑稅、耕地占用稅、獎金稅、工資調節稅,補繳時,借(增或減)記“專項工程支出”、“專用基金”、“工資基金”等科目,貸(減)記“專項存款”科目。
二、虛報冒領、騙取國家財政撥款或者虧損補貼的:
1.企業虛報虧損,騙取國家虧損補貼。屬于本年度的,除按本規定有關條款調整成本、利潤外,還應按核實數額,退回多記多收的國家財政補貼,借(增)記“利潤分配——應由預算彌補的虧損”科目,貸(減)記“應彌補虧損”科目;退回多收的財政補貼,借(增)記“應彌補虧損”科目,貸(減)記“銀行存款”科目。屬于以前年度虛報的虧損,借(增或減)記有關科目,貸(減)記“利潤分配——上年利潤調整”科目;同時,多計多收的財政補貼,借(增)記“利潤分配——上年利潤調整”科目,貸(減)記“應彌補虧損”科目;退回時,借(增)記“應彌補虧損”科目,貸(減)記“銀行存款”科目。
2.企業多收的國家財政撥款,借(減)記“專用撥款”科目,貸(減)記“專項存款”科目。專用撥款已經使用的,應用專用基金抵補,借(減)記“專用基金”科目,貸(減)記“專項存款”科目。
三、違反規定,擅自擴大成本開支范圍,提高費用開支標準、擅自提高補貼標準,擴大補貼范圍、提高工資、提高(或降低)專用基金提取比例、不按規定攤提各種費用,造成成本不實、虛增利潤或虛盈實虧的:
1.屬于本年度的,應調整有關成本、費用。調減成本、費用的,借(減或增)記“專用基金”、“預提費用”、“待攤費用”“應付工資”“工資基金”等科目,貸(減或增)記“基本生產”、“車間經費”、“企業管理費”“銷售”等科目;調增成本、費用的,作相反分錄。
調增或調減的生產費用,記入或沖減當期有關生產費用科目,并根據在產品、完工產品和已銷產品應分攤的份額,分別轉入“產成品”、“銷售——產品銷售(銷售工廠成本)”“發出商品”等科目,并相應調整銷售利潤、利潤總額和利潤分配。
2.屬于以前年度的,一律作為上年利潤調整處理。調增利潤,借(減)記“專用基金”“預提費用”等科目,貸(減)記“利潤分配——上年利潤調整”科目;同時,計算出企業少記少繳的所得稅、調節稅、利潤和企業少留的利潤,虧損企業計算出多計的應彌補虧損,借(增)記“利潤分配——上年利潤調整”科目,貸(增或減)記“應繳稅金”“應繳利潤”“專用基金”“應彌補虧損”等科目。調減成本費用的,作相反分錄。
四、違反規定將全民所有的財產無償轉讓給集體、將預算內資金劃轉為預算外資金,應如數收回或轉作投資處理,借(增)記“固定資產”“原材料”“銀行存款”“長期投資”等科目,貸(增)記“固定基金”“折舊”“流動基金”等科目。
五、將公共財物非法占為己有的,企業應按有關規定將公共財物如數收回。如財物已經損壞或無法收回,應由責任人負責賠償的,借(增)記“其他應收款”等科目,貸(減)記“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科目。
六、違反規定挪用生產性資金用于非生產性支出的,應按規定及時如數返還。在國家規定允許范圍內用生產流動資金為專項資金臨時墊支的款項,也應按會計制度的規定及時結算清償,至少每月一次。結算清償時,借(增)記“銀行存款”科目,貸(減)記“專項存款”科目。
七、企業違反財政法規,按照規定支付的罰款,借(減)記“專用基金”科目,貸(減)記“專項存款”“專項應繳款”等科目。對有違反財政法規行為的直接責任人員和單位行政領導人按規定處以的罰款,借(減)記“應付工資”“工資基金”等科目,貸(增)記“其他應付款”等科目。
八、本規定的會計處理辦法適用于各級財政、稅務、審計、中企處、主管部門等部門按規定對企業進行檢查所查出的違法、違紀問題。
九、國營工業企業以外的其他國營企業,可比照上述規定進行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失效]
1987-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8第三次修正)
2008-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四號
2013-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決定
200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期間其部隊臨時處于對方領土的地位的協定》的決定
2007-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
1990-02-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規范處理1995年以前中央財政向人民銀行借款問題的報告》的決議
2003-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建筑業安全衛生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的決定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
1988-04-13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92-04-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三次修正本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7-05-23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1995年)
1995-09-10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17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旅行社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2017-05-28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
2015-08-1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修訂)
2014-02-20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3-11-08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中央政法補助??罟芾磙k法
1999-09-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4-07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的通知
2013-02-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05-20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東省中山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