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為了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全面、準確地掌握財政部門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工作情況,研究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工作中的問題,完善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統計制度,進一步推動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工作,我部決定建立和完善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統計報告制度。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統計報表分為財政行政復議案件統計報表、財政行政應訴案件統計報表和財政行政處罰案件統計報表,每一年統計一次。
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的匯總統計和報表填報工作。
縣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對本行政區域的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進行匯總統計,并于翌年1月底以前,將本年度的統計報表報送上一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和行政公署財政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對本行政區域的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進行匯總統計,并于翌年2月底以前,將本年度的統計報表報送上一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對本行政區域的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進行匯總統計,并于翌年3月底以前,將本年度的統計報表報送財政部條法司。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在報送每年度的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統計報表的同時,應當一并報送本年度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的統計分析報告。統計分析報告應當對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總結財政執法工作中的經驗及不足,提出財政立法、財政執法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
四、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統計工作是一項經常性、嚴肅性的工作,具體承擔統計任務的法制工作機構應當指定專人負責。負責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統計工作的人員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做好統計工作。
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可以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和特點,根據本通知的規定,制定具體執行辦法。
六、本通知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一:————年度財政行政復議案件統計報表及說明
————年度財政行政復議案件統計報表
填表單位(蓋章):———— 單位: 件
總件數 |
受理情況 | 申請人 | 被申請人 | 申請復議事項 | 已審結 | 未審結 | 行政賠償 | 按財政業務范圍劃分 | ||||||||||||||||||||||||
受理 | 不予受理 | 其他 | 公民 |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 縣級政府財政部門 | 市<地>級政府部門 | 省級政府財政部門 | 其他 | 行政處罰 | 行政許可 | 行政強制措施 | 行政收費 | 不作為 | 其他 | 撤回申請 | 維持 | 撤銷 | 變更 | 確認違法 | 責令履行 | 其他 | 件數 | 賠償金額<元> | 預算類 | 稅收類 | 國有資產類 | 財務類 | 會計類 | 注冊會計類 | 其他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填表人: 核表人: 電話: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財政行政復議案件統計報表》說明
一、1欄中的“總件數”,是指本統計年度共收到財政行政復議申請的總數。
二、4欄中的“其他”,是指行政復議機關決定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之前,申請人撤回行政復議申請的案件;符合行政復議法的規定,但不屬于本機關受理,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復議機關提出申請的案件等。
三、6欄中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包括公民和法人作為共同申請人的案件。
四、10欄中的“其他”,包括:(1)除7~9欄以外的被申請人;(2)一個行政復議申請涉及兩種或者兩種以上被申請人的;等等。
五、11欄中的“行政處罰”,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六條第(一)項的內容。
六、12欄中的“行政許可”,包括:行政審批,頒發許可證、執照以及資質證書、資格證書,核準等。
七、13欄中的“行政強制措施”,包括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收容審查、勞動教養、強制遣返、強制戒毒等)和對財產的強制措施(查封、凍結、扣押等)。
八、15欄中的“不作為”,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六條第(八)、(九)、(十)項規定的行政行為以及其他屬于行政復議受案范圍的不作為行為。
九、16欄中的“其他”,包括:(1)除11~15以外可以申請行政復議的事項;(2)一個行政復議申請涉及兩種或者兩種以上事項的;等等。
十、“已審結”一欄,是指受理后在本統計年度內已審理終結的案件。
十一、23欄中的“其他”,包括:(1)部分維持、部分撤銷的決定;(2)部分維持、部分變更的決定;(3)部分維持、部分責令履行的決定;(4)部分撤銷、部分變更的決定;(5)部分撤銷、部分責令履行的決定;(6)部分變更、部分責令履行的決定;(7)行政復議申請受理后轉送的案件等。
十二、24欄中的“未審結”,是指受理后在本統計年度內尚未做出行政復議決定,也未撤回申請或轉送結案的案件。
十三、25、26欄中的“行政賠償”是指申請行政復議時提出的行政賠償:“件數”是指申請行政復議時提出的行政賠償案件的件數:“賠償金額”是指行政機關依法支付的賠償數額。
十四、27欄中“預算類”,包括預算資金管理、預算外資金管理、政府采購管理等。
十五、32欄中的“注冊會計師類”,包括對注冊會計師的管理、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管理等。
附件二:————年度財政行政應訴案件統計報表及說明
————年度財政行政應訴案件統計報表
填表單位(蓋章):———— 單位: 件
總件數 | 原告 | 被告 | 復議后應訴情況 | 未經復議直接應訴情況 | 行政賠償 | 按財政業務劃分 | |||||||||||||||||||||||||||
應訴機關 | 審理與判決 | 應訴件數 | 審理與判決 | 件數 | 賠償金額<元> | 預算類 | 稅收類 | 國有資產類 | 財務類 | 會計類 | 注冊會計師類 | 其他 | |||||||||||||||||||||
公民 |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 縣級政府財政部門 | 市<地>政府財政部門 | 省級政府財政部門 | 其他 | 應訴件數 | 原具體行政行為機關 | 復議機關 | 撤訴 | 維持 | 撤銷 | 變更 | 期限履行職責 | 其他 | 未審結 | 撤訴 | 維持 | 撤銷 | 變更 | 限期履行職責 | 其他 | 未審結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填表人: 核表人: 電話: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財政行政應訴案件統計報表》說明
一、1欄中的“總件數”,是指本統計年度共收到財政行政應訴通知的總數。
二、7欄中的“其他”,包括:(1)除4~6欄所列種類以外的被告,如依法設立的派出機構等;(2)一個訴訟請求涉及兩種或者兩種以上被告的。
三、報表中的“應訴件數”,是指人民法院已決定受理并通知行政機關應訴的行政訴訟案件數。
四、報表中的“審理與判決”,是指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經二審的,只填寫二審結果。
五、16、24欄中的“其他”,包括駁回起訴、終結等情形。
六、報表中的“未審結”,是指在本統計年度內人民法院尚未做出判決、裁定的案件。
七、28欄中“預算類”,包括預算資金管理、預算外資金管理、政府采購管理等。
八、33欄中的“注冊會計師類”,包括對注冊會計師的管理、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管理等。
附件三:————年度財政行政處罰案件統計報表及說明
————年度財政行政處罰案件統計報表
填表單位(蓋章):———— 單位: 件
《財政行政處罰案件統計報表》說明
一、1欄中的“總件數”,是指本統計年度共做出財政行政處罰的總數。
二、7欄中的“其他”,包括:(1)除4~6欄所列種類以外的實施機關,如依法設立的派出機構等;(2)一個行政處罰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機關實施的。
三、10欄中“預算類”,包括預算資金管理、預算外資金管理、政府采購管理等。
四、15欄中的“注冊會計師類”,包括對注冊會計師的管理、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管理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國人民解放軍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識的決議
1985-11-2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準予就業最低年齡公約》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0修正)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友好合作伙伴關系條約》的決定
2005-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
1998-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
1991-04-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提出的由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的決議
1998-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
2006-08-27音像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5-02山東省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辦法
2014-12-24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2013-12-30鐵路安全管理條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公布遼寧大黑山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13-06-04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通知
2013-02-28國務院關于修改《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1-10-17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的通知
2011-07-3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于赤道幾內亞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