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整頓黨風,嚴肅法紀,維護國家收入,根據國家現行的政策、法令,對財務檢查中需要處理的若干財務問題,作如下規定:
一、 凡違反國家規定,侵占的下列國家收入,都必須進行清理,補交財政:
(一)截留、挪用應當上交國家的收入,包括自銷、試銷、展銷產品的利潤,與外單位進行聯合經營按合同規定分得的利潤,在國家計劃外用市場調節的方法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所得的利潤,進出口產品的利潤,經銷議價產品的利潤,按規定應當上交的新建廠礦、車間進行試生產的利潤,國營貿易公司(貨棧)的利潤,地方信托公司的利潤,出售廢品、廢料收入,各種勞務收入、手續費收入,逾期包裝物押金以及其他收入,都必須按規定補交財政。
?。ǘ┎话丛牧蠈嶋H價格計算產品成本,不按財務制度規定攤銷費用開支,虛報成本費用,或者不按制度規定亂列營業外支出的, 都必須按實際數字進行糾
正, 并補交利潤。
?。ㄈ┥米蕴岣呋菊叟f基金、更新改造資金、大修理基金、職工福利基金等專用基金提取比例的,都必須糾正,并將多提的專用基金,按規定補交財政。
?。ㄋ模┘即胭J款項目沒有建成投產,或者建成投產后沒有產生預期效益,已用企業原有利潤歸還貸款的,必須改用企業專用基金歸還,并按規定補交利潤。
(五)按規定應由企業專用基金開支的費用,擠入生產成本和商品流通費開支的,應改由企業各種專用基金開支,并按規定補交利潤。當年各種專用基金不夠開支的,允許用以后年度應提的專用基金開支。
?。┢髽I留成外匯按規定以高于貿易外匯結算價格出售的差價收入,或者利用留成外匯進口商品取得的利潤,在抵補出口產品的虧損后,必須按規定上交財政。
?。ㄆ撸┢髽I擅自提高物價牟取的非法利潤,應按國務院、中紀委國發[1983]104號文件和財政部、國家物價局、中國人民銀行[84]財預字第20號文件的規定上交財政。
(八)行政、事業單位虛報冒領經費,編造假決算,或者將不屬于行政、事業經費開支的費用擠入行政、事業費開支的,都應如數糾正,補交財政。
?。ň牛┦聵I單位附屬的工廠、供銷單位、建筑施工單位以及一切對外有營業行為的單位,都應依法交納工商稅和工商所得稅。稅后盈利,除了按規定比例留用的部分外,其余部分應抵作行政、事業經費支出或上交財政。沒有依法納稅的,應當如數補交。
二、 企業(含預算外企業單位)和有營業行為的事業單位,有偷稅、漏稅行為的,必須如數補交。稅務機關還應區別不同情況依稅法規定,加收滯納金和處以罰款。滯納金和罰款,在企業留用利潤和其他自有資金中列支,不得計入產品成本、費用。
三、 企業不按國家批準的比例擅自多留利潤或多提減虧分成的,多提多留的部分應全數補交財政。 經國家批準實行盈虧包干財務管理體制的企業, 凡屬偷、漏稅收,謊報盈虧,擠了國家財政收入的,多分多留的部分,也應當如數糾正,并按規定補交財政。凡屬弄虛作假、故意壓低包干基數,致使包干基數偏低的,應當合理調整盈虧包干基數。
沒有經過國家正式批準實行盈虧包干的企業 , 應當改按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體制執行,多留多分的部分,應當補交財政。
四、 凡違反國家規定發放的獎金、補貼和實物,應當按下列辦法處理:
?。ㄒ唬┓策^去違反國家批準的獎勵制度,巧立名目濫發的推銷獎、采購獎、超額利潤獎以及其他名目繁多的獎金、津貼和分成,應當區別情況進行糾正,并酌情收回一部或大部。
?。ǘ┻`反國家規定, 無償發給或低價售予職工的洗衣機、 收錄機、電視機、收音機、音箱、電扇、煤氣罐、電飯煲、毛毯、毛料(含混紡毛料)服裝、羽絨服裝、家具以及其他價值較高的物品,應當一次或分期收回價款或差價。職工愿意交回實物的,由發放單位送信托商店收購,發生的價差損失,在各單位提取的獎金、福利基金或其他自有資金中開支。
?。ㄈ┢髽I、事業和行政單位私分或低價售予職工的各種自制產品和物資,向外單位或個人提供的試用、試看、試聽產品,無論是否銷帳, 都應清理收回。 一次收回有困難的,可以在一年內分期收回。
(四)凡屬應由企業利潤留成或預算外資金開支的獎金,已經擠入成本費用或行政事業經費中開支的,應當全數糾正,改在利潤留成或預算外資金中列支。收回的濫發獎金、實物、津貼的資金,凡是在成本和行政、事業經費中列支的,應上交財政;凡在企業、事業、行政單位自有資金中列支的,仍歸各單位所有。
?。ㄎ澹┙窈笃髽I發放獎金,應嚴格按照國務院國發[1984]55號文件執行。
五、 企業、事業、行政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擅自提高各項開支標準,擴大開支范圍,情節比較嚴重的,應當報主管部門決定處理辦法。但從一九八四年起,必須改按國家統一規定執行。如果拒不改正,超支部分,各級財政部門都不得核銷,并追究單位領導和財會人員的責任。
六、 企業、事業、行政單位請客送禮、游山玩水,揮霍國家資財的,必須追究批準人和當事人的責任。 參加宴請的人員必須如數交款, 禮品必須退回。因情況特殊難以收清的,按照誰出主意誰拿錢的原則,由批準請客送禮的領導人負擔。以各種借口游山玩水“公費旅游”的,一切費用都不予核銷。
七、 凡是將全民所有制企業擅自改為集體所有,將預算內的企業劃為預算外企業,或者將企業的部分車間、門市部改為集體所有的,除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專案批準者外,都應當檢查糾正,并追回應上交財政的收入。凡全民所有制單位,為了轉移國家收入,采取降底原材料價格、提高加工費標準、以及少攤工資費用等手段,對所屬集體所有制單位讓利的,都應當檢查糾正。
八、 所有公安、司法機關、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海關、稅務機關、商品檢驗以及環境保護等單位, 依法征收的各項罰款, 必須按規定上交財政機關,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已經截留挪用的,應予追回。
九、 認真清理職工欠款和小錢柜。所有企業、事業、行政單位都要對職工欠款進行一次徹底清理,由欠款人訂出分期還款的計劃,嚴格執行。分期歸還的期限,一般不得超過一年。對擅自豁免職工欠款的,必須檢查糾正,并追究批準單位和有關人員的責任。對借用公款進行投機倒把,或用其他方法謀求私利的職工,要區別不同情況給予適當的行政處分和經濟制裁。構成犯罪的,依法處理。
各單位都應徹底清理整頓各種小錢柜、小公家務。其中屬于國家的收入,應當清理上交財政;屬于企事業單位的收入,應當通過財會部門登記入帳,并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屬于可供各單位掌握使用的零星收入,例如出售廢報紙的收入,也要交各單位財會部門代為保管,并按規定使用。在小錢柜、小公家物中已經被私人挪用、揮霍的,要清理收回。
十、 企業、事業、行政單位,違反國家控制社會集團購買力的規定,購買專控商品,情節嚴重的,沒收所購商品的大部分或全部,由人民政府另行分配使用。
十一、 企業違反了財經紀律,凡是自己查出來增加的利潤,仍可按規定納稅后留用或分成。如果隱瞞不報,經上級機關查出后,全部上交財政。情節嚴重的,應追究企業領導人和有關人員的行政責任,直至法律責任。
十二、 企業、 事業、 行政單位補交的各項收入,應按照隸屬關系,分別上交各級財政。 一次上交有困難的, 可以訂出計劃,報財政部門同意后,分期上交。如果企業、事業、行政單位對查出來的問題有不同意見,應先按財政部門的意見執行,同時報上級財政部門商有關部門裁決。
十三、 凡一九八三年檢查出來的各種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應當按國務院國發[1982]72號文件并參照本規定進行處理。一九八四年繼續違反財經紀律的,應按照本規定進行嚴肅處理,并由財政機關依法處以一定數額的罰款。
十四、 在財務檢查中,有關人的處理問題,如果事實已經查清,應當及時抓緊處理,如果一時難以查清的,可以放后一點。但對打擊報復財會人員和揭發人員的案件,必須及時檢查,嚴肅處理。對于貪污盜竊、投機倒把、行賄受賄等經濟違法案件,企業和上級機關要組織專門力量查證落實,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情節嚴重的大案、要案,還要及時向黨政領導報告。
十五、 鑒于違反財經紀律的情況十分復雜,凡本規定沒有涉及的問題,各地區、各部門可以在國務院國發[1982]72號文件和本規定的基礎上,制定補充辦法。在本規定下達以前,各地區、各部門已按有關規定作了處理的,可以不再重新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