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鐵路局:
現將《鐵路運輸企業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掛鉤實施辦法》發給你們,請按照執行。各單位應結合企業實際,抓緊制定自己的實施細則,領導負責,層層落實,發揮工效掛鉤的激勵作用,促進企業實現扭虧增盈,提高經濟效益。
一九九七年二月五日
鐵路運輸企業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掛鉤實施辦法
第一條 為促進鐵路運輸企業加快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加強鐵路勞動工資宏觀調控,建立工資總額合理增長機制和減員增效機制,不斷提高經濟效益,根據鐵道部、財政部、勞動部和國家計委對鐵路企業實行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掛鉤(以下簡稱“工效掛鉤”)辦法的要求,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鐵道部所屬運輸企業(不包括廣鐵(集團)公司)。
第三條 實行工效掛鉤辦法的掛鉤指標為:運輸收入(管內收入和直通收入分別計算)、換算周轉量和勞動生產率(按換算勞動生產率環比指數計算)。
第四條 工效掛鉤比例
(一)工資總額與運輸收入掛鉤部分,按當年管內收入(包括電力附加費)比核定基數增加部分的10%和當年直通收入經核定基數增加部分的20%,增加效益工資。當年管內和直通收入比核定基數減少時,按相同比例扣減效益工資。
(二)工資總額與換算周轉量掛鉤部分,浮動比例為0.5:1.
(三)工資總額與勞動生產率掛鉤部分,運輸企業當年新增效益工資的30%,與各鐵路局當年換算勞動生產率環比指數掛鉤。
第五條 工效掛鉤基數的核定
(一)運輸收入基數,以上年實際完成數為基礎,加上按政策調整數進行核定。
(二)換算周轉量基數,以上年實際完成數為基礎,加上按政策調整數進行核定。
(三)工資總額基數,以鐵道部按掛鉤指標結算的上年度工資總額為基礎,加上按政策規定當年允許核入基數的工資總額進行核定。
第六條 工效掛鉤基數的調整
為鼓勵各單位大力減人提效,目前原則上仍實行“增人不增工資,減人不減工資”的政策。遇下列情況時,可相應調整掛鉤指標基數:
(一)在部下達的勞動工資計劃內,按國家政策規定接收的復員、退伍軍人、軍隊轉業干部、大中專畢業生,當年所需工資按實際發生數在掛鉤工資總額外單列,下年度按接收人數和核定的平均工資計算的工資總額核入基數。
(二)列入部定大中型新建、擴建、改建項目交付運營(臨管)時,當年增人所需工資按核定數在掛鉤工資總額外單列,下年度核入工資總額基數,同時相應調整掛鉤指標基數。調整方法如下:
1、新建鐵路(包括單線和雙線)。運輸收入按交付運營時核定的計劃數核定;運量按交付運營(臨管)第二年的計劃運量并考慮實際情況核定;工資總額按核定的職工平均人數和平均工資核入;對交付運營(臨管)核定的運量與設計近期運量之間的差額,應按每條新線的實際情況制定運量增長的比例系數,隨著運量的增長按系數相應調整到設計近期水平,對運輸收入也相應調整。
2、增建第二線和鐵路電氣化(包括隨電氣化技改項目)以及部定大、中型技術改造項目。工資總額按交付運營當年核定增加職工平均人數和平均工資核定。運輸收入和換算周轉量原則上按該鐵路所在分局上年運輸人員全員人均運輸收入額和運輸人員全員勞動生產率,與核定增加的職工平均人數分別計算,并相應調整運輸收入和換算周轉量基數。
3、客運、貨運、客技站以及主要為本局服務的地區性編組站投產,原則上不調整工資總額基數。路網性編組站和較大的客運、貨運、客技站投產,按交付運營當年核定增加的職工平均人數、工資總額的30%-70%調整工資總額基數。
4、新增機械保溫車,按投產當年核定增加的職工平均人數和平均工資調整工資總額基數。
(三)新增路外廠、礦企業專用線代辦維修人員,當年按鐵道部批準增加人數的工資總額在掛鉤工資總額基數外單列,下年度按上年批準人數和核定的平均工資計算的工資總額,核入工資總額基數。
(四)新增開跨局旅客列車所需人員的工資總額,由部統一調整。
(五)路局間管界調整,由相關局按照調整后運輸收入、換算周轉量和人員工資的變化情況作相應調整。
(六)對個別因政治、軍事、國民經濟總體布局需要設立,自身效益較差的項目,酌情給予一定的工資補貼。
第七條 工效掛鉤的考核
(一)完成鐵道部下達的盈虧計劃的,按實際比計劃增盈(或減虧)額的50%增加工資。完不成盈虧計劃的,按實際比計劃減盈(或增虧)額等額扣減工資。
(二)完不成國家指令性任務的單位,不得提取新增效益工資。
(三)發生行車責任重大、大事故,按事故直接經濟損失金額的比例(最多10%)扣減當年掛鉤應提工資。發生職工傷亡事故的,按鐵道部〔84〕勞人字1878號文件第四條規定罰款數額的100%,扣減當年掛鉤應提工資。
第八條 工效掛鉤工資總額的結算
當年掛鉤應提工資總額=核定的工資總額基數+新增效益工資+其它工資
新增效益工資=當年管內收入增加額×10%+當年直通收入增加額×20%+核定的工資總額基數×當年實際完成的換算周轉量增長幅度×50%+核定的工資總額基數×鐵道部工效掛鉤企業當年新增效益工資增長幅度×30%×換算勞動生產率環比指數
當年新增效益工資增長10%(含10%)以內部分按100%結算;超過10%-15%(含15%)部分按80%結算;超過15%以上部分按60%結算。
其它工資包括:
(一)按考核指標增減的工資。
(二)按鐵道部鐵勞函〔1992〕521號文規定應提取的各種提成獎。
(三)鐵道部下發的一次性獎。
(四)當年在部下達職工人數計劃內接收的復員、退伍、轉業軍人和大中專畢業生實際發生的工資。
(五)部定大中型投產項目增人等實際發生的工資。
(六)部定獎勵辦法規定的獎金。
(七)當年部批準增加的路外廠、礦企業專用線代辦維修人員的工資。
第九條 凡違反鐵道部規定,弄虛作假,采取不合理手段多提掛鉤工資者,一經查出,按部主管部門的認定結果,扣回多提掛鉤工資,等額扣減新增效益工資,予以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要追究主管領導的責任。
第十條 國家實行的重大經濟改革和工資改革措施對工效掛鉤影響較大時,經國家批準后另行調整。
第十一條 遇有特大自然災害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對運輸生產有較大影響,從而影響工資總額時,經國家批準另行解決。
第十二條 部定的新建、擴建和改建大中型項目培訓人員不屬工效掛鉤范圍,其工資按鐵道部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在年度結算前,各單位可根據本單位掛鉤指標完成情況按月預提工資,但使用時應留有余地。年終結算時,各局按部核定的工資基數和工效掛鉤辦法計算結算工資,除部獎勵政策規定的工資支出由部負擔外,其他結算工資分別列入各有關成本中。各局在上報決算同時,要按工效掛鉤辦法規定,上報工資結算,由部對各局上報的工資結算進行核實,部核實數與各局上報數的差額,調列決算。
第十四條 各單位應建立工資基金儲備制度,每年應從新增效益工資中提取不少于10%的部分作為工資儲備基金,用于以豐補欠。各單位動用歷年結余的工資儲備基金,應以局文報部審批。
第十五條 實行工效掛鉤后,各單位應嚴格執行國家和鐵道部的宏觀調控政策,進一步加強工資基金管理,搞活企業內部分配,工資總額的發放要與本單位的效益和效率相適應。
第十六條 各單位根據本辦法,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制定實施細則,并報部備案。
第十七條 中國鐵道出版社印刷廠、直屬通信處、直屬房產建筑處和鐵道部專運處按本辦法執行。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1997年度起執行,原《關于發布〈鐵路運輸企業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掛鉤實施細則〉的通知》(鐵勞〔1992〕106號)即行廢止。
第十九條 本辦法由鐵道部勞動工資司負責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
2010-11-1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馬耳他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88)
1988-04-1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答復(對非法批準占用土地,分別按土地管理法處理)
1992-09-07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辦法
1994-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我國加入《反對劫持人質國際公約》的決定
199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87-04-1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修正)
1986-04-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葡萄牙文本的決定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在1999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0-04-29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2006-04-29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全國經濟普查條例(2018修訂)
2018-08-11毒品違法犯罪舉報獎勵辦法
1970-01-01直銷管理條例
2005-08-10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007-04-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7-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3-05-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