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規范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稅法)及其實施細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簡稱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特制定本辦法。
一、凡在納稅年度內已開始生產,經營的企業,或在納稅年度中間發生合并,分立,終止的企業,除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外,均應按照稅法及本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所得稅匯算清繳。
二、企業應在規定期限內自行申報,計算所得稅匯算清繳所屬期內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額,減免稅額,外國稅額扣除及應補退稅額,并自核自繳應補繳的稅款。
三、所得稅匯算清繳計算公式如下:
(一)全年應納所得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X(企業所得稅率+地方所得稅率);
(二)所得稅匯算清繳應補(退)稅額=全年應納所得稅額-減免所得稅額-已預繳的所得稅額-外國稅額扣除。
四、企業在納稅年度無論盈利或虧損,處于減免稅期內,均應按照稅法和本辦法的有關規定辦理年度所得稅申報。
企業應在納稅年度終了后4個月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年度所得稅申報,并按自行申報數將應補稅款繳納入庫;主管稅務機關應在年度終了后5個月內完成對企業的匯算清繳工作。年度中間發生合并,分立,終止的企業,應自停止生產,經營之日起3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所得稅申報,并應按自行申報數將應補稅款繳納入庫;主管稅務機關應在60日內完成對企業的匯算清繳工作。
企業因特殊原因,不能按照上述規定期限辦理所得稅申報的,應在申報期限內提出書面申請,報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可以適當延長申報期限。
企業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規定期限內準備齊全所得稅申報資料的,應在規定期限內提出書面申請,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可先按規定報送所得稅申報表及附表,其他有關報表,資料可以適當延期報送。
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延期申報的最長期限為一個月。
五、企業辦理所得稅年度申報時,應當如實填寫和報送下列報表,資料,文件:
(一)企業年度所得稅申報表及附表,附表包括:
(1)企業分支機構和營業機構年度所得稅申報表(附表1);
(2)企業與關聯企業業務往來情況年度申報表(附表2);
(3)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兼營生產性和非生產性經營收入申報表(附表3);
(4)企業年度虧損彌補情況表(附表4)。
(二)年度會計決算報表,包括:
1?弊什?負債表;
2?崩?潤表;
3?輩莆褡純霰潿?表;
4?鄙?產成本表;
5?畢?售成本表;
6?憊潭ㄗ什?折舊,無形資產攤銷表;
7?痹ぬ岱延茫?待攤費用發生表;
8?蓖獗易式鵯榭霰恚?
9?畢?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及營業外收支明細表;
10?逼淥?有關財務資料。
(三)中國注冊會計師查賬報告;
(四)主管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資料。
六、企業采取匯總或合并申報繳納所得稅的,其分支機構或營業機構的應納稅所得額申報表及會計決算報表,應當同時報送分支機構或營業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
七、企業在申報年度所得稅時,所附送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年度查賬報告,應對有關稅務調整事項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其查賬報告中進行列示,并對有關稅務調整的項目,原因,依據,金額等逐一作出說明。
八、企業在所得稅匯算清繳期限內發現匯算清繳有誤的,可在所得稅匯算清繳期限內向主管稅務機關重新辦理所得稅申報和匯算清繳。
九、企業未按規定期限辦理申報,或報送資料不全,不符合要求的,主管稅務機關應責令其限期申報,補報或重報。
企業未按規定期限辦理申報,主管稅務機關除責令其限期申報外,可按照征管法的規定處以2000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仍不申報的,可處以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并核定其年度應納稅額,責令限期辦理所得稅匯算清繳。
十、企業未按規定期限辦理所得稅匯算清繳,主管稅務機關除應責令其限期辦理外,對發生稅款滯納的,應從滯納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滯納金。
十一、本辦法自1997年度起執行。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年度所得稅申報附表(一)
分支機構和營業機構年度所得稅申報表
納稅年度: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見附件表格02039
填 表 說 明
一、本表適用于在中國境內,境外設有分支機構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在中國境內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營業機構的外國企業(以下簡稱企業)。企業年度匯總申報或合并申報繳納所得稅時,分別填報各分支機構或營業機構年度應納所得稅情況。原外商投資企業分支機構年度所得稅申報附表停止使用。
二、企業在填報本表時,應同時報送各分支機構或營業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并附送各分支機構或營業機構有關財務報表。
三、企業填報的收入,費用及所得,如系外幣,應在備注欄中注明外幣名稱和單位。
四、本表需用中文填寫,也可用中,外兩種文字填寫。
五、本表各欄的填寫如下:
1?蹦傷澳甓齲禾钚垂?歷年度或經稅務機關批準所采用的分支機構或營業機構滿十二個月的會計年度。
2?碧畋砣掌冢禾钚此?得稅申報表的實際日期。
3?狽種Щ?構或營業機構名稱:填寫分支機構或營業機構辦理工商登記的名稱。
4?北灸晗?售(銷貨)收入凈額:填寫分支機構或營業機構按照產品,商品的實際銷售價格所計算出的貨幣金額(不包括銷貨退回,銷貨折讓)。
5?北灸曖?業收入凈額:填寫本納稅年度內,分支機構或營業機構從事交通運輸,旅游服務等服務性業務取得的收入總額。
6?北頸磧泄叵钅空嗽亟鴝鈑胱孕幸婪ǖ髡?后金額不一致的,應在備注欄中說明。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年度所得稅申報附表(二)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與其關聯企業業務往來情況年度申報表
納稅年度 年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申報企業名稱:申報企業編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條規定,特制定本表。
你企業應在年度終了后四個月內如實填寫本表,隨年度所得稅申報表一并報送當地稅務機關。
金額單位:
見附件表格02040
填 表 說 明:
一、本表是反映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以下簡稱企業)與其關聯企業業務往來情況的年度申報表。
二、在本納稅年度內企業與其關聯企業發生業務往來的均應填報本表。
三、企業在本納稅年度內與兩家或兩家以上關聯企業發生業務往來的,應分別填寫申報表。
四、“企業與關聯企業業務往來情況”中應填寫的金額,均按實際收取或支付的貨幣金額填寫,并應注明貨幣種類及單位。
五、本表需用中文填寫,也可用中,外兩種文字填寫。
六、企業不能按規定期限報送本表時,應在規定的報送期限內提交申請,經當地稅務機關批準,可以適當延長期限。
七、未按規定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本表的,按照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予以處罰。
八、本表各欄的填寫如下:
1?蹦傷澳甓齲禾钚垂?歷年度或經稅務機關批準使用的本企業滿十二個月的會計年度。
2?鄙甌ㄆ笠得?稱:填寫申報企業辦理工商登記名稱。
3?鄙甌ㄆ笠當嗦耄禾钚瓷甌ㄆ笠蛋燉硭拔竦羌鞘庇芍鞴芩拔窕?關所確定的稅務編碼。
4?碧畋砣掌冢禾钚幢頸淼氖導侍畋ㄈ掌凇?
5?泵?稱:填寫關聯企業在所在國注冊登記的名稱。
6?鋇刂罰禾钚垂亓?企業所在地的具體地址。
7?弊時咀芏睿禾钚垂亓?企業注冊資本額。
8?敝饔?項目:一般應列舉關聯企業主要生產,經營一到三個項目。
9?逼笠蹈涸鶉耍禾钚垂亓?企業的董事長或總經理。
10?崩嘈停焊?據業務往來性質,分別按購銷業務;融通資金;提供勞務;轉讓財產及提供財產使用權等類型填寫。
11?蹦諶藎禾钚茨持擲嘈拖戮嚀宓囊滴褳?來項目。如提供勞務類型項,具體內容如提供船舶維修勞務,設計,咨詢等。
12?比掌冢禾钚茨誠鉅滴褳?來的具體起止日期。
13?筆?量:購銷業務填寫實際購或銷商品(原料)數量;并按規格,型號不同區分,融通資金填寫實際的融資借貸金額;提供勞務填寫實際的勞務(月)日數/人;轉讓財產填寫實際的轉讓財產數量;提供財產使用權填寫實際使用時間。
14?鋇ノ患萍郾曜跡禾钚雌笠滌牘亓?企業間業務往來實際的單位價格或支付標準。
15?苯鴝睿禾钚雌笠滌牘亓?企業間某項業務往來實際收取或支付的總計金額。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年度所得稅申報附表(三)
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兼營生產性和非生產性經營收入申報表
納稅年度: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見附件表格02040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申報附表(四)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年度虧損彌補情況表
見附件表格02042
填 表 說 明;
一、本表適用于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以下簡稱企業)使用本年度盈利額彌補以前年度虧損額的申報。
二、本表需用中文填寫,也可用中外兩種文字填寫。
三、本表各欄的填寫如下:
1?北灸甓齲禾钚幢酒謨?利額彌補以前年度虧損額的年度。
2?蹦甓齲旱諞荒曛戀諼迥輳?填寫企業在本納稅年度前上溯5年中最早發生虧損的年度及以后的納稅年度,不足5年的不填寫,只劃X,填寫時依公歷年度順序填寫。
3?笨魎鴰蠐?利金額:填寫依稅法規定計算出的虧損或盈利金額。
4?幣衙植構?的金額:填寫每一年度當期虧損額用其以后5個年度盈利額彌補過的金額。
5?北灸甓瓤擅植溝慕鴝睿禾钚匆鄖澳甓確⑸?的虧損尚未彌補或未彌補完的虧損額需用本年度盈利額彌補的金額。
6?蔽疵植雇甑慕鴝睿禾钚窗此胺ü娑?每一虧損年度用其以后5個年度內盈利額進行彌補后的余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2016年修正)
2016-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2015年修訂)
2015-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8-03-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2006)
2006-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05-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俄羅斯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決議
1984-05-1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修正)
1986-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1990-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1996)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199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1999-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0-27風景名勝區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監督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廣播電視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二次修正)
2012-12-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的通知
2013-12-02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007-04-22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2-09-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保定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8-17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1-09-17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加強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1-04-13國家賠償費用管理條例
201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