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件工資如何計算加班費
計件工資是按照工人生產的合格品的數量(或作業量)和預先規定的計件單價,來計算報酬的一種工資形式。它不是直接用勞動時間來計量,而是用一定時間內的勞動成果——產品數量或作業量來計算,因此,它是間接用勞動時間來計算的,是計時工資的轉化形式。
計件工資是按照勞動者生產合格產品的數量和預先規定的計件單價計量和支付勞動報酬的一種工資形式。按照工人所完成的產品數量或作業量支付的工資,是資本主義工資的基本形式之一。計件工資是由計時工資轉化而來的,是變相的計時工資。例如:在實行計時工資時,工人的日工資額為3元,每日的產量為10件;而在實行計件工資時,計件單價是按照日工資額除以日產量來確定的,即3元÷10=0.3元。
工資形式的差別,并不改變工資的本質。計件工資和計時工資的本質是相同的,它們都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
法律對加班工資的規定
《勞動法》第36條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1995年國務院出臺的《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將勞動者工作時間修正為“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根據以上規定,我國現行的標準工時制度為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按標準工作制度計發工資待遇的,是計時工資制度。實行計時工資制度的用人單位,在標準工時以外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當支付加班工資。
《勞動法》第37條規定:“對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36條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準。”因此企業實行計件工資制度的,勞動者勞動定額和工資報酬應當根據標準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即計件工資是以標準工時制度為計算基礎。根據1994年勞動部印發《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13條第3款規定,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支付其工資。
實行計件工資的,根據現有的證據無法查明正常工作時間完成的定額,通過勞動者的月工資數額、工作時間和法定加班倍數折算出的月標準工時工資數額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可視為勞動者在延長工作時間、休息日和法定節假日工作的工資具有加班費性質,認定用人單位支付的工資中已包含了加班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效婚姻會有記錄嗎
2021-01-30掛牌公司如何分立
2021-03-18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時間怎么算
2021-03-15物保人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
2020-11-10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2021-03-16護士實習期間犯了錯誤誰來承擔
2021-03-15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如何處罰
2021-01-07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房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1-01-19被保險人權利之完善
2021-01-17新保險法對被保險人利益的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1-02-09投保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25土地流轉糾紛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2021-01-17農村違建房拆遷補償標準一平方多少錢
2020-12-11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能進行分割么
2021-01-27律師必須知道的在進行辦理集體拆遷和集體征地的案件時應該注意的幾項事項
2020-11-22宅基地確權是不是按宅基地證上的面積計算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