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勞動爭議的受案范圍和處理程序分別是怎樣的
一、爭議處理
(一)申請調解
勞動爭議的調解是指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在雙方當事人自愿的基礎上,通過宣傳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勸導當事人化解矛盾,自愿就爭議事項達成協議,使勞動爭議及時得到解決的一種活動。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調解組織申請調解。勞動調解組織包括:一是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二是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三是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這里要指出的是,調解程序也是一個自愿程序,當事人不愿調解的,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如果自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收到調解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沒有達成調解協議,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在協議約定的期限內,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二)申請仲裁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仲裁,也稱作“公斷”,是指爭議雙方在同一問題上無法取得一致時,由無利害關系的第三者居中作出裁決的活動。仲裁主要分為對經濟糾紛的經濟仲裁和對勞動爭議的勞動仲裁。勞動仲裁是指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對勞動爭議當事人爭議的事項,根據勞動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等的規定,依法作出裁決,從而解決勞動爭議的一項勞動法律制度。勞動仲裁不同于仲裁法規定的一般經濟糾紛的仲裁,其不同點在于:(1)申請程序不同。一般經濟糾紛的仲裁,要求雙方當事人在事先或事后達成仲裁協議,然后才能據此向仲裁機構提出仲裁申請;而勞動爭議的仲裁,則不要求當事人事先或事后達成仲裁協議,只要當事人一方提出申請,有關的仲裁機構即可受理。(2)仲裁機構設置不同。仲裁法規定的仲裁機構,主要在直轄市、省會城市及根據需要在其他設區的市設立;而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的設置,主要是在省、自治區的市、縣設立,或者直轄市的區、縣設立。(3)裁決的效力不同。仲裁法規定一般經濟糾紛的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度”,即仲裁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勞動爭議仲裁,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除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的幾類特殊勞動爭議外,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由此可見,勞動爭議的裁決一般不是終局的,法律規定仲裁這一程序,主要是考慮到這類糾紛的處理專業性較強,由一些熟悉這方面業務的人員來處理效果比較好,有利于快速、高效地解決糾紛,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法院的訴訟壓力,節約了審判資源。
與訴訟相比,勞動仲裁法律制度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包括:一是快捷??旖菔侵赣弥俨玫姆椒ń鉀Q爭議,程序簡便,時間比較短。勞動爭議需要快速處理,當事人一般都不愿意在糾紛處理上花費很長時間和很多精力,仲裁正好適應了這一要求。二是專業性強。參加仲裁的仲裁員是來自勞動和法律方面的專家,具有處理勞動爭議的豐富經驗,有利于提高仲裁辦案質量。但是,仲裁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后,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裁決的,仲裁機構不能強制執行,只能由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如果當事人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這里的“本法除另有規定的外”是指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一裁終局的情形。第四十七條規定:“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睂τ谏鲜鰟趧訝幾h案件的裁決,勞動者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是用人單位一方不服的,需要先向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在人民法院作出撤銷仲裁裁決的裁定后,用人單位可以就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沒有對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程序進行具體規定。在立法的過程中,是否要將審判程序規定在這部法律中,存在著兩種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勞動爭議處理應當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包括調解、仲裁和訴訟三個環節,如果只規定調解和仲裁兩個環節,則從法律制度上是不完整的,同時也不利于解決目前裁審制度中由于仲裁和審判依據不同而導致的不銜接的間題。建議增加規定審判的程序,同時將法的名稱改為“勞動爭議處理法”。另一種意見認為,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的確包括調解、仲裁和訴訟三個環節,但是訴訟是一項統一的制度,要遵守民事訴訟法的統一規定。按照現行的體制,人民法院對勞動爭議案件的受理、審判和執行都是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執行,根據實踐需要可以考慮在適當的時機修改民事訴訟法,對勞動爭議案件的特殊訴訟程序作出規定,這樣做有利于維護訴訟制度的統一。經過認真研究,立法機關采納了后一種意見,從維護訴訟制度統一的原則出發,沒有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對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程序作具體規定,與此相適應,法的名稱也確定為“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二、勞動爭議處理機構的受案范圍
關于勞動爭議范圍的界定及定性問題我國目前處理勞動爭議的直接法律依據有二個,其一是《勞動法》;其二為《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除此之外,還有原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
依照上述法律,《意見》及《解釋》的規定,我國現階段各種勞動爭議處理機構受理勞動爭議的范圍有:
(1)我國境內的企業及個體經濟組織與職工之間發生的勞動爭議;
(2)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本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的職工之間發生的勞動爭議。具體包括下列幾種爭議:
①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糾紛;
②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已形成勞動關系后發生的糾紛;
③勞動者退休后,與尚未參加社會保險統籌的原用人單位因追索養老金、醫療費、工傷保險待遇和其他社會保險費而發生的糾紛。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舉證責任是由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請求如果當事人提不出證據或所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主張的,其主張無法獲得法律的支持。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按照何種標準計算問題的批復
2021-02-05刑滿釋放人員還能領取養老金嗎
2021-02-09探望權如何中止
2020-11-20房產證是夫妻名字抵押貸款需要兩人簽字嗎
2021-01-13工傷鑒定過了有效期怎么辦
2021-01-10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雇傭關系死亡是工傷嗎
2021-02-22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交通事故傷人后保險公司理賠流程
2020-11-18保險100萬撞死人賠多少
2020-12-08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提車保險有哪些
2021-03-14保險合同能否查封
2021-01-01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車子沒買保險被撞了怎樣索賠
2020-11-08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人的免責
2021-01-04什么是單獨人壽保險?
2021-01-02村民之間轉包只需備案,不需經過村委會書面同意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