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仲裁指仲裁事項包含的法律關系為涉外法律關系的仲裁。包括仲裁當事人中有一方為外國自然人或法人,所涉法律關系的標的物所在地、履行地等在外國的等。涉及港、澳、臺地區的爭議,比照涉外糾紛處理,所以也屬于涉外仲裁。
中國仲裁法對涉外仲裁與國內仲裁區別對待,所以區分涉外與國內則是非常重要的事項。眾所周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是中國的涉外仲裁機構,其受理的仲裁大都為涉外仲裁,其它仲裁委員會如北京、上海等屬于地方仲裁機構也可以稱為國內仲裁機構,它們受理的仲裁多為國內仲裁。隨著我國仲裁事業的發展,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也受理部分國內爭議,而地方仲裁機構也可能受理涉外爭議,所以涉外仲裁與國內仲裁劃分不能以受理機構來劃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見,法院在認定是涉外仲裁還是國內仲裁時,看所仲裁的民事法律關系的性質,如屬于涉外民事法律關系,則為涉外仲裁,反之則為國內仲裁。
根據所處理的糾紛是否具有涉外因素,仲裁可分為國內仲裁和涉外仲裁。
國內仲裁是指一國當事人之間為解決沒有涉外因素的國內民商事糾紛,而由本國仲裁機構進行的仲裁。在一定的國家,國內仲裁總是占據主導地位的。
涉外仲裁是指爭議的當事人分屬不同國家(地區)或爭議的內容涉及不同的國家的仲裁,又稱為國際商事仲裁。就一國而言,國內仲裁和涉外仲裁同屬于該國仲裁制度的組成部分。兩者只是觀察角度的不同,前者是從一個國家角度觀察的,后者是從國際范圍的角度觀察的,各國涉外仲裁則構成國際商事仲裁的一部分。
實踐中,涉外仲裁相對于國內仲裁而言,涉外仲裁規則更加自由,當事人享有更大的自治權,法院的監督也僅維持在必要的限度內。由于涉外仲裁大多牽涉到國家間的經濟貿易關系及其他關系,在仲裁法律、程序的適用上往往要涉及兩國以上,因而常會遇到對實體法的選擇及法律沖突的解決等問題。
我國對于什么是涉外仲裁一向無確定的標準,但無論如何,以下情形被認為是涉外仲裁是沒有問題的:凡中國當事人和外國當事人在各自國家或第三國;或者兩個不相同國籍的當事人在任何國家內;或者相同國籍的雙方當事人在外國,為國際商事爭議進行的仲裁都屬于涉外仲裁。同時注意住所地在中國境內的中國當事人,與住所地在中國境外或港、澳地區的仲裁機構進行的仲裁也應視為涉外仲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
2020-12-21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有些什么特征
2020-11-10著作權糾紛案件的訴訟時效
2020-12-08如何預防拖欠工程款
2021-02-19挖黑礦老板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起訴離婚孩子撫養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1-01公司是否有權收回股權贈與
2020-11-09訂婚后退婚,錢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8申請強制執行可否附加失信
2020-11-18行政機關凍結銀行存款可以不通知當事人嗎
2021-02-28雇傭關系死亡是工傷嗎
2021-02-22雇主騷擾保姆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2-07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勞動合同寫的工資跟約定的工資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15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三責險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