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網絡名譽權侵權案件如何維權?
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了,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它為人們自尊、自愛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 101 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名譽權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我們有權利用自己良好的聲譽獲得更多的利益,有權維護自己的名譽免遭不正當的貶低,有權在名譽權受侵害時依法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二、未成年人侵犯名譽權的認定條件有哪些?
1、被告是否實施了侮辱、誹謗行為。
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的規定,侵害名譽權的行為以侮辱、誹謗為主要方式,因此,認定是否構成名譽權侵權,首先應確定行為人是否實施了侮辱、誹謗行為。
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或其他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實踐中,侮辱行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暴力行為,語言侮辱,文字侮辱,其他方式。《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因此,只有在造成一定影響的情況下,才能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誹謗是以書面、口頭等捏造事實來丑化他人人格。其特點為:陳述的事實是虛假的,以語言、文字、漫畫或者其他方式進行,誹謗的行為導致受害人社會評價的降低。誹謗主要有口頭誹謗和書面誹謗兩種。
一般來說,只要行為人將某種與事實不符的情況公開并造成對他人名譽的毀損,就構成誹謗。不過,由于言詞本身較為含糊或有歧義,確定言詞的內容是否具有誹謗性時,必須對言詞作全面的分析和理解,并根據一般人的觀點、參考整體性標準來認定。
在本案中,被告收到檢舉信后,依據監理合同約定,在工作聯系單中提出了對原告的意見評價及更換監理的建議。該意見評價沒有涉及具體事實,不是事實陳述,且未惡意對外進行散布,因此,被告的行為不屬于侮辱、誹謗行為。
2、被告是否存在過錯。
名譽權侵權,適用過錯責任。《意見》第15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和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后果和影響確定其賠償責任。在確定毀損名譽時,原告必須舉證證明被告有過錯。在本案中,被告向原告單位發送工作聯系單,屬于正常的工作范疇,沒有過錯。
3、在工作聯系單中提出意見評價是否會侵害名譽權。
被告依照合同約定在工作聯系單中提出意見評價,屬于侵害名譽權的一種抗辯事由,是一種正當行使權利的行為。
侵害名譽權的抗辯事由,是指被告針對原告提出的承擔侵害名譽權責任的請求而提出的證明原告的請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事實。
侵犯名譽權認定條件為是否對當事人進行了侮辱和誹謗行為,如有存在損壞他人名譽同時用暴力和語言侮辱,以及文字的侮辱,以及其他的方式,如果一旦被認定為那么可以要求對方道歉,而因名譽權侵犯而受到的損失可以要求對方賠償。
名譽權糾紛精神損失費可以要求賠償嗎
侵犯名譽權到哪里起訴?
侵犯了名稱權名譽權的賠償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強拆程序是什么
2021-01-07深圳市二手房交易程序是什么
2021-01-17股權能保全和執行嗎
2020-11-08搶黃燈出現交通事故是全責嗎
2021-01-16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的有選舉權嗎
2020-11-0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現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老公與其他女人同居 是否構成重婚罪(以夫妻名義生活沒有領結婚證)
2021-03-05事故認定書如何審查
2021-01-19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勞動爭議案件舉證指引最詳細
2020-11-15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的意義及完善建議
2020-11-22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怎樣簽訂房地產保險合同
2021-03-08保險合同的補償性要如何體現
2021-03-09保險合同代理代理方需要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