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拐騙兒童罪是多少條規定的罪名?
拐騙兒童罪是《刑法》第262條規定的罪名,拐賣兒童罪會被判處三年以上的有有期徒刑,我國1997年系統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刑法》)第240條第 1款所規定的拐賣兒童罪的法定刑具有三個量刑檔次:拐賣兒童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拐賣兒童,有8種情形之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拐賣兒童,有6種情形之一,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二、拐賣婦女兒童罪怎么認定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家庭關系和兒童的合法權益。拐騙的對象是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采用蒙騙、利誘或者其他方法,使兒童脫離自己的家庭或者監護人的行為。所謂拐騙,可能是直接對兒童實行,也可能是對兒童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實行。拐騙的手段是多種多樣。比如,給兒童愛吃的食物、喜愛的玩具、好看的衣服以及帶去玩耍等,騙取兒童的好感后將其拐走。對兒童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則往往是以獻殷勤、假意幫助照看孩子、表示喜愛兒童等手段騙取信任后,尋找機會將兒童騙走或者將嬰兒偷偷抱走。總之,使用各種手段拐騙兒童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是拐騙兒童罪在客觀方面的重要特征。
3、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其目的大多是為了將拐騙的兒童收養為自己的子女;也不排除有的是為了供其使喚、奴役;也有的是因為非常喜歡兒童而實施拐騙的。從實踐看,拐騙兒童的大多是一些沒有子女的人,想把拐來的兒童收養為自已的子女。這樣的人主觀上并不是想殘害兒童,但是,他們這種極端損人利己的行為,使受騙兒童的心靈遭受嚴重創傷,給兒童的父母和其他親人造成極大的精神痛苦,也給群眾的正常生活秩序帶來威脅。因此,對于拐騙兒童的犯罪行為,不論其動機、目的如何,都不應忽視其社會危害性,必須給以應得的懲罰。
他人若是通過拐騙等非法方式拐賣兒童,致使其不能在自己父母身邊長大,此時就可以向當地的司法機關舉報。任何人一旦被認定為是已經滿足了拐賣兒童罪的要件,是可以在收集足夠多的證據之后,將此拐賣案件交給檢察院來量刑。
拐賣婦女、兒童罪的既遂與未遂怎樣認定
不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罪的特征有哪些
拐賣兒童罪和拐騙兒童罪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扶養人生活費的適用情形有哪些
2021-01-14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020-11-26離婚孩子探望權誰決定
2021-02-06夫妻協議可以讓男方自愿放棄探視孩子嗎
2020-11-09判決后質押股權如何執行
2020-11-20人民法院是否必須執行仲裁裁決
2020-12-18和家里斷絕關系能拿到斷絕費嗎
2021-02-18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調崗降薪案例一
2021-01-06勞務外包的流程有哪些
2021-01-05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0-11-19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行使
2021-02-04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九條
2021-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