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因為工作而受傷的案例越來越多,在提醒大家在工作的時候要注意安全的同時,也要讓大家在工傷發生后要注意一些事項。很多剛進入職場的員工對于工傷的相關知識不太了解。比如說,申請工傷確認勞動關系是必須的么?工傷認定中的事實勞動關系怎樣確認?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相關事項。
一、申請工傷確認勞動關系是必須的么?
勞動者在申請工傷認定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審核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是否有勞動關系。如存在爭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告知勞動者先申請勞動仲裁確定勞動關系后,再申請工傷認定。申請工傷的時間不是兩個月,按規定申請工傷認定單位申請是一個月,勞動者申請是一年。
二、工傷認定中的事實勞動關系怎樣確認?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是否存在勞動關系是工傷認定的前提,勞動保障部授予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傷認定權,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合時,其雙方的勞動關系很明確,工傷認定部門也會在認可雙方存在勞動關系的前提下認定受傷職工是否屬工傷。可是,國家承認事實勞動關系的存在,在受傷職工與用人單位未訂立書面合時,其要求認定工傷往往受到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阻礙,這時,雙方事實勞動關系的確認是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來作為,還是由其他部門來作為,成為實踐中常常遇到的難題。
相關法律規定,確認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的法定權力在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和人民法院。但對于工傷認定中的勞動關系“確定”,在以下法律條款中又有規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需要提供的材料有:“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工傷認定辦法》第五條也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勞動合同文本復印件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以上規定均要求在認定工傷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首先要“確定”受傷職工與所在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可是,要求勞動者在未與用人單位訂立合同的情況下提供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相關證據確實很難。為此,勞動保障部在2005年又下發了《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該《通知》系統地明確了勞資雙方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情形及認定雙方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參照憑證”。再之后,一些省份也針對《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認定工傷中存在勞動關系的問題作了相關規定。如江蘇省勞動保障廳在《關于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處理意見》中明確規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能初步證明職工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及符合工傷認定申請其他條件的申請,應予受理。”以上均要求申請工傷認定需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首先“確定”雙方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對于未訂立勞動合同的雙方當事人而言,由此帶來兩方面問題:一方面,當事人對工傷認定不服往往因雙方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而引發爭議,主張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一方會在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工傷認定后,將其告至行政復議機關或人民法院;另一方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認定受傷職工是否是工傷的前提是確認雙方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可確認勞動關系之訴的權力在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和人民法院。于是,職工受到傷害后,往往就工傷認定的同時因勞動關系需要確認而難以應對諸多訴訟,苦不堪言。與此同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為了避免行政官司,也只好將事實勞動關系不甚明了的工傷認定先“中止”或者干脆“終止”了事。
為此,有人對勞動保障部賦予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認定工傷時,首先對雙方是否存在勞動關系進行“確定”提出質疑,實踐中也確實存在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與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人民法院之間因勞動關系確認而互相推諉的現象。國家立法的本意是指雙方訂立書面合同、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的情形下,一旦職工受傷,單位及職工都可以申請工傷認定,且在被認定為工傷后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而未訂合同的用人單位是不可能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的,職工受傷被認定為工傷后,也就不可能享受到工傷保險基金的“補償”(未參保的,由單位按照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給工傷職工費用)。所以,未簽訂合同的用人單位,在其職工受傷后,會盡力阻止職工申請工傷認定,且不承認雙方存在勞動關系,以達到規避賠償之目的。當受傷職工在申請工傷認定后,又要為勞動關系的確認進入訴訟程序,給其帶來的無疑是維權周期長,導致職工的訴累,同時還會過多消耗法律成本。
答案是肯定的,勞動者在申請工傷認定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審核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是否有勞動關系。如存在爭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告知勞動者先申請勞動仲裁確定勞動關系后,再申請工傷認定。一旦與用人單位發生糾紛,建議大家找專業的律師幫忙,因為勞動法的規定十分復雜,也不是很好理解。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怎么可以確認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肖志銀律師,畢業于省部共建大學法學院大法學專業,曾系“春暉行動”貴州民族大學分校副會長,南明區民商事案件調解中心兼職調解員,現為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及貴州省律師協會會員。 辦案經驗豐富且擔任多家政府、公司專業法律顧問,如:黔南州惠水縣羨塘鎮人民鎮府、清鎮市住建局、清鎮市公共住宅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貴州世紀中意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貴州弘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貴州鑫華凱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等。 執業以來辦理案件近300余起,均取得良好效果,其中重大法律服務案例有:碧桂園貴州地區商業套案、貴州德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套案、貴州弘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套案、潘華與貴州大地永樂置業有限公司合同糾紛案、曾圣蓉與貴州廣播電視臺返還原物糾紛、貴州結廬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租賃合同糾紛案、清鎮市公共住宅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生命權糾紛等。
實習期間應該簽什么合同嗎
2020-12-22公司沒注銷對法人影響嗎
2021-02-11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罰款力度是怎樣的
2021-02-27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6包庇縱容黑社會怎么處罰
2020-11-12買賣合同是否可以對抗贈與合同
2021-03-06怎么舉報強制拆遷
2021-02-12內部仲裁員與外國仲裁機構不同的是什么
2020-11-28合作關系是否可以有競業限制
2021-01-25婚姻糾紛狀子怎么寫
2021-02-28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調崗通知書范文
2020-11-18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也談無證駕駛造成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1-01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發生車禍理賠多久時間有效
2021-01-19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