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賣人售房時存在欺詐怎么辦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無法取得房屋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并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這些情形包括:
1、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出賣人未告知買受人又將該房屋抵押給第三人;
2、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出賣人又將該房屋出賣給第三人。
該解釋第9條規定,出賣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并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這些情形包括:
1、故意隱瞞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事實或者提供虛假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
2、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抵押的事實;
3、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出賣給第三人或者為拆遷補償安置房屋的事實。
出賣人售房時違約怎么辦
出賣人售房時違約的責任包括出賣人逾期交付房屋應負的責任,或不能或不履行交付房屋應負的責任;買受人逾期付款應負的責任,以及毀約不買應負的責任等。
房產銷售合同有關違約責任的條款一般都有“銷售方遇不可抗力導至逾期交房,不承擔責任”這樣的表述。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可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如地震、火災、戰爭等。
依照此規定,房產買賣合同中設定有關了延伸、擴張。但售房方不能把發展商自己的過錯,如:對市場判斷不準確投資失誤、項目設計不周密修改方案等因素歸之為不可抗力,同時也不能把應該預計到而沒有預計到的季節影響、上級行為、政府行為等因素歸之為不可抗力,從而免除自己理應承擔的違約責任。
因此簽訂合同時,應特別注意“不可抗力”在合同中是如何界定的。
現在開發商在購房合同中,關于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一般約定為每遲延一日承擔全部房款萬分之二或三的違約金。這個違約金的比例偏低,與支付房款的銀行貸款利息相當,違約金的懲罰性體現不夠,買房者應爭取提高該比例,可以考慮在千分之0.5至1之間。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對于這種欺詐行為的話,自己可以依法追究對方的法律責任需要考慮到整個事件所造成的影響,影響不大的話自己可以警告對方讓對方給自己一些賠償,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在扭送犯罪嫌疑人過程受傷如何處理
2020-11-12企業改制重組中員工持股的轉讓
2020-12-09征收補償決定起訴期限是什么
2021-03-07撤銷無效婚姻要多久執行
2021-02-02隱名股東能否擅自將股權變更
2020-12-16涉及商業秘密能否公開審理
2021-01-02無期徒刑概念及最少服刑年數
2021-01-24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
2021-03-11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合同欺詐怎么報警
2020-12-10掛靠企業違法的責任承擔
2020-12-10煤礦辭退體檢嗎
2021-02-20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13嫖娼被抓不能來上班屬于無故曠工嗎
2021-01-11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規定是什么
2020-12-17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失地保險一次性繳費標準
2021-01-03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藥費嗎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