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使用權限包括哪些?
土地使用權限包括劃撥土地使用權和出讓土地使用權。
1、劃撥土地使用權
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無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由此可見,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種基本形式。
(1)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
(2)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土地使用者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也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是無償的,也就是說無須繳納任何費用、支付任何經濟上的代價。
2、出讓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相關書籍 出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取得出讓土地使用權有以下幾個特征:
(1)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償的。土地使用者取得一定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應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國家憑借土地所有權取得的土地經濟效益,表現為一定年期內的地租,一般以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一定數額的貨幣為表現形式。
(2)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權的期限以出讓年限為限。出讓年限由出讓合同約定,但不得超過法律限定的最高年限。
(3)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物權。土地使用權出讓是以土地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分離為基礎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后,在出讓期限內受讓人實際享有對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其使用權在使用年限內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經濟活動,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形式有三種,即協議出讓、招標出讓和拍賣出讓。
二、土地使用年限的法律規定
根據我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居住用地70年;
工業用地50年;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年限為50年;
商業、旅游、娛樂用地40年;
倉儲用地50年;
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不同類型的土地有不同的使用年限,獲得土地的方式不同,承擔的責任也是有差異的。通常情形下,住宅類型的使用年限最高為70年,到期后雖然會自動續期,但是依舊需要支付相應的費用。對于其他類型的土地,若是到期后還想使用,那么是需要提出申請的。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交納的稅費有哪些
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國有土地使用權屬于哪個部門收回權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觸申請對專利新穎性的影響是什么,有哪些構成要件
2020-12-28車禍死亡怎么計算扶養費
2021-03-23房產繼承公證書有期限嗎
2020-11-26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公司倒閉如何不賠償員工
2021-03-03試用期沒有7天不給工資是否合法
2020-12-18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2021-01-15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如何設置?
2021-02-20被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怎么辦
2020-12-11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保險公司對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仍需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嗎
2021-01-20舊城改造項目中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2-07農村房屋拆遷安置費一般是多少
2021-02-17買拆遷房需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25如何辦理拆遷安置房土地使用證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