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規(guī)范行政處罰裁量權辦法》已經2012年11月28日省人民政府第10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xiàn)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2012年12月10日
第一條 為規(guī)范行政處罰裁量行為,促進依法行政,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行政處罰裁量權,是指行政處罰實施機關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綜合考慮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社會危害程 度等因素,決定是否給予行政處罰、給予何種行政處罰和行政處罰幅度的權限。行政處罰實施機關包括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 事務職能的組織,以及行政機關依法委托實施行政處罰的組織。
第三條 本省各級行政處罰實施機關制定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應當遵守本辦法,并遵循下列原則:
(一)堅持公正、公開;
(二)在法定的行為、種類和幅度范圍內實施;
(三)處罰與教育相結合;
(四)平等對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排除不相關因素干擾;
(五)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qū)域內規(guī)范和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工作的組織領導;其法制工作機構負責規(guī)范和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工作的指導和監(jiān)督。
各級行政處罰實施機關具體負責規(guī)范行政處罰裁量權工作的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監(jiān)察機關依法對行政處罰裁量權的行使實施行政監(jiān)察。
第五條 實行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制度。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應當包括法定依據(jù)、違法行為和處罰標準三個方面。
省級行政處罰實施機關應當根據(jù)本辦法制定本部門、本系統(tǒng)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并報省政府法制辦公室審查備案。上級行政處罰實施機關已制定明確具體 的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下級行政處罰實施機關應當執(zhí)行;上級行政處罰實施機關只作原則性規(guī)定的,下級行政處罰實施機關應當依照其規(guī)定,根據(jù)本辦法制定明確 具體的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并按規(guī)定備案。
第六條 行政處罰實施機關制定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應當由行政機關負責人集體討論決定,并向社會公布后實施。
行政處罰的法律依據(jù)發(fā)生變化或者行政處罰裁量基準不適應實際情況的,行政處罰實施機關應當及時按法定權限和程序規(guī)定修訂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并按規(guī)定審核備案后向社會重新公布。
第七條 行政處罰實施機關在法定權限內起草地方性法規(guī)草案、政府規(guī)章草案時,應當明確行政處罰裁量幅度。
第八條 行政處罰實施機關應當對下列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原則規(guī)定的行政處罰情形予以明確,制定行政處罰裁量基準:
(一)對同一種違法行為可以選擇行政處罰種類的,應當對應列舉出選擇行政處罰種類的具體情形;
(二)對同一種違法行為規(guī)定有行政處罰幅度的,應當對應列舉出具體的行政處罰幅度標準;
(三)對違法行為可以單處也可以并處,并且便于制定標準的行政處罰,應當對應列舉出單處、并處的行政處罰標準;
(四)依法應當明確的其他事項。
第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不予行政處罰:
(一)不滿14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
(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發(fā)生違法行為的;
(三)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四)違法行為在兩年內未被發(fā)現(xiàn)的,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五)其他依法不予行政處罰的情形。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予以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一)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
(二)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
(三)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
(四)在共同違法行為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
(五)涉案財物或者違法所得較少的;
(六)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xiàn)的;
(七)其他依法予以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情形。
第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予以從重行政處罰:
(一)在共同違法行為中起主要作用的;
(二)偽造、隱匿、銷毀違法證據(jù)的;
(三)嚴重阻礙執(zhí)法人員查處違法行為的;
(四)違法行為被查處后,繼續(xù)實施違法行為的;
(五)多次發(fā)生同類違法行為并已受過行政處罰的;
(六)脅迫、誘騙、教唆他人實施違法行為的;
(七)對舉報人、證人有報復行為的;
(八)發(fā)生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wèi)生或者社會安全等突發(fā)事件時實施違法行為的;
(九)其他依法予以從重行政處罰的情形。
第十二條 行政處罰實施機關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出現(xiàn)下列情形:
(一)不執(zhí)行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無法定理由隨意減輕或者加重行政處罰,或者不分情形一律按法律規(guī)定的最高限度實施行政處罰的;
(二)違反法定的行政處罰程序的;
(三)依法應當予以行政處罰而不處罰,或者依法應當不予行政處罰而實施處罰的;
(四)對違法情形和因素基本相同或者相似的違法行為,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明顯不一致的;
(五)放任違法行為發(fā)生再實施行政處罰,或者實施行政處罰后放任違法行為持續(xù)存在的;
(六)采用不正當手段、方式,誘使當事人違法違規(guī)并對其實施行政處罰的;
(七)其他依法應當禁止的情形。
第十三條 行政處罰實施機關應當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定,建立并完善回避、公開、告知、聽證、期限、說明理由等程序制度。建立健全行政處罰職能分離制度。對重大或者復雜案件實施行政處罰裁量,應當由行政機關負責人集體討論決定。
第十四條 行政處罰實施機關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應當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jù),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jù)成立的,應當采納。
行政處罰實施機關不得因當事人申辯而加重處罰。
第十五條 當事人認為行政處罰實施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可以向本級人民政府監(jiān)察機關以及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處罰實施機關的 上級機關申訴或者檢舉;受理申訴或者檢舉的機關應當依法定職權對申訴或者檢舉的事項進行調查處理,并將調查處理結果在30個工作日內告知申訴人、檢舉人。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規(guī)范行政處罰裁量權的監(jiān)督機制。縣級以上政府法制工作機構應當通過執(zhí)法檢查、案卷評查、執(zhí)法評議考核等方式,加強對本行政區(qū)域內行政處罰實施機關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的監(jiān)督檢查。
第十七條 行政處罰實施機關違反本辦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jiān)察機關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行政執(zhí)法人員違反本辦法規(guī)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取消執(zhí)法資格,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jié)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3年修正)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監(jiān)獄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制止恐怖主義爆炸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匈牙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xié)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10-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我國加入《反對劫持人質國際公約》的決定
199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1992-09-04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
1981-12-1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法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199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lián)邦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xié)定》的決定
1999-12-25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2006-03-25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fā)展的指導意見
2019-04-17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
2019-04-20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2017-10-07志愿服務條例
2017-09-07自由貿易試驗區(qū)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
2015-04-20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
2014-07-3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修訂)
2014-02-20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fā)《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規(guī)程》和《中小學校責任督學工作守則》的通知
2013-12-1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廣東省海洋功能區(qū)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yè)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2-09-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少數(shù)民族事業(yè)“十二五”規(guī)劃的通知
2012-07-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
2012-07-12國務院關于印發(fā)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guī)劃的通知
2012-07-11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
201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