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州人民政府印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行政調解工作暫行辦法》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1-15 · 7304人看過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阿壩州人民政府印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行政調解工作暫行辦法》的通知 阿府發〔2009〕21號 各縣人民政府,州直各部門,臥龍管理局: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行政調解工作暫行辦法》已經十屆州人民政府第36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請遵照執行。                            二○○九年八月五日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行政調解工作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和加強行政調解工作,推動行政機關主動、及時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和四川省委、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構建“大調解”工作體系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意見》的要求,結合阿壩州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行政調解,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以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為依據,對與本機關行政職權有關的爭議糾紛,通過對爭議各方進行說服和勸導,促使各方當事人在互諒互讓、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協議,妥善解決矛盾糾紛的活動。   第三條 阿壩州各級政府、政府各部門和其他依法具有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以下簡稱行政機關)在行使職權過程中開展行政調解,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州、縣、鄉(鎮)人民政府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對所轄行政區域內的行政調解工作負總責。   州、縣人民政府法制機構應當加強對行政調解工作的指導、督促和協調;各級政府部門應當發揮行政調解的主體作用,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積極主動開展行政調解工作。   第五條 行政調解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自愿原則。行政調解應當建立在當事人自愿的基礎上,自愿應當貫穿于調解的全過程并尊重當事人對調解方式、方法的選擇;   (二)合法原則。行政機關應當依據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進行調解,公平、公正地化解矛盾糾紛,有效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得超越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規定,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三)平等原則。行政機關應當充分尊重當事人表達自己意愿和訴求的權利,以平等的態度對待當事人,不得利用行政權力控制、影響調解結果,不得強迫當事人接受調解方式和調解結果;   (四)積極主動原則。行政機關發現職權管轄范圍內出現的矛盾糾紛,應當積極主動向各方當事人表明組織行政調解的態度,并盡量引導當事人接受行政調解;   (五)便民高效原則。行政機關應當積極履職,便民、高效地化解矛盾糾紛,使各方當事人的矛盾糾紛獲得快捷、簡便、有效、成本低廉的解決;   (六)依法調解與依法處理相結合的原則。對不屬于行政調解范疇或者不宜調解的糾紛以及經行政調解不能達成協議的糾紛,行政機關應當及時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或者其他行政處理決定。   第六條 在行政調解活動中,糾紛當事人享有下列權利:   (一)自主決定接受、不接受或者終止調解;   (二)申請有關行政調解人員回避;   (三)表達自己真實的意愿;   (四)自愿達成調解協議。   第七條 在行政調解活動中,糾紛當事人承擔下列義務:   (一)如實陳述糾紛事實,不得提供虛假證明材料;   (二)遵守調解規則,不得加劇糾紛、激化矛盾;   (三)自覺履行調解協議。   第八條 在少數民族聚居地,行政機關應當使用本地通曉語言進行行政調解。對不通曉漢語的當事人應當為其提供翻譯或允許其自行邀請翻譯。   第九條 各級行政機關應當建立調解組織,根據本部門工作實際,制定具體調解辦法,確定行政調解協調機構和行政調解人員,并在辦公場所顯著位置公布行政調解程序、規則和調解人員名單。   第十條 各級行政機關應當加強與人民法院和人民調解工作機構的溝通聯系,做好行政調解與司法調解、人民調解相銜接的相關工作。   第十一條 州、縣人民政府應當將行政調解工作列入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目標考核的內容,加強監督、檢查和考核工作。 第二章 行政調解的范圍   第十二條 對下列行政復議案件,行政復議機關可以進行調解:   (一)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自由裁量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   (二)當事人之間的行政賠償或者行政補償案件。   第十三條 對下列屬于行政機關法定職權范圍內的特定矛盾糾紛,行政機關可以進行調解:   (一)依法可以調解的治安案件、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矛盾糾紛;   (二)土地、林木、礦產等自然資源經營、承包、流轉等權益的矛盾糾紛;   (三)土地、林木、草場等承包經營權的矛盾糾紛;   (四)征用、征收土地、房屋發生的安置補償的矛盾糾紛;   (五)勞動、人事方面發生的矛盾糾紛;   (六)消費爭議、產品質量的矛盾糾紛;   (七)醫療事故賠償的矛盾糾紛;   (八)其他依法可以調解的矛盾糾紛。   第十四條 上級行政機關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與下級行政機關的行政糾紛可以進行調解。 第三章 行政調解的程序   第十五條 行政調解可以由一方當事人申請,也可以由行政機關依職權提出。但不論采取何種方式,都必須征得各方當事人的同意。   第十六條 行政機關處理矛盾糾紛時應當主動告知當事人有申請行政調解的權利。當事人申請行政調解,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口頭申請的,行政機關應當當場記錄申請人的基本情況、行政調解請求、申請行政調解的主要事實、理由和時間。   第十七條 調解申請經各方當事人同意后,行政機關應當認真審查有關材料,屬調解范圍的,應當予以受理,并在五個工作日內啟動調解程序。同時告知當事人調解起止時間、依法享有的權利、應當遵循的程序以及注意的事項和正確途徑,使當事人明確行政調解的有關要求,幫助當事人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行政復議過程中進行調解的,案件中止審理。   對被申請人不同意行政調解或者雖然同意行政調解,但不屬于行政調解范圍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五個工作日內書面告知申請人解決糾紛的途徑。   第十八條 在未啟動行政調解程序前,矛盾有可能激化的,行政機關應當及時采取必要的緩解疏導措施,防止矛盾的激化。   第十九條 對兩個或者兩個以上行政機關都收到行政調解申請的,由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受理;都有管轄權的,由先收到申請的行政機關受理。行政機關對管轄權產生爭議的,由同級或者上級人民政府法制機構指定管轄。   第二十條 行政機關受理并啟動行政調解程序后,應當及時將調解的具體時間、地點通知各方當事人,并指派具有相關專業知識和調解經驗的專人主持調解工作。對重大復雜的爭議糾紛案件,行政機關的主要負責人應當主持行政調解;對于一般爭議案件,可以由當事人選擇調解人員或者由行政機關負責人指定調解人員進行行政調解。參加行政調解的人員不得少于2人。   第二十一條 行政機關調解糾紛,調解主持人應當積極引導當事人進行當面協商。調解的方式方法可靈活多樣,既可以邀請行政機關的經辦人員、主管領導參加,也可以邀請當事人所在基層組織以及其他與糾紛案件處理有關的社會力量參與;既可以根據需要邀請當事人所在基層人民調解組織參加,也可以邀請相關專家參與。調解跨縣、跨單位的糾紛,相關縣和單位應當積極配合,共同做好行政調解工作。   第二十二條 爭議糾紛涉及第三人的,調解的行政機關應當通知第三人參加。調解結果涉及第三人利益的,應當征得第三人的同意,第三人不同意的,終止行政調解。   第二十三條 調解人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回避:   (一)與本糾紛案有直接聯系或者與當事人、代理人有近親屬關系的;   (二)與本糾紛案有利害關系;   (三)與本糾紛案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糾紛處理的。   當事人發現調解人員有應當回避情形的,可以口頭或者書面申請其回避;調解人員認為自己有應當回避情形,不宜調解本糾紛的,應當自行申請回避。   調解人員的回避由行政機關負責人決定。   第二十四條 行政調解開始時,調解主持人應當宣布行政調解紀律,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當事人應當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宣布行政調解人、記錄人的身份,詢問當事人是否要求回避。   第二十五條 在調解過程中,一方當事人提出不同意調解的,是復議案件的,恢復行政復議程序;是其他糾紛的,依法啟動相應的處理程序。   第二十六條 在調解過程中,當事人應當提出證明事實的證據,如實陳述相關事實和明確的訴求,并對所提交證據的真實性負責;調解主持人及其他調解人員應當認真聽取各方當事人的陳述、申辯和質證,分析并歸納各方爭議的焦點,據此對當事人進行說服、勸導,促使各方當事人互諒互讓,引導當事人達成解決糾紛的行政調解協議。   第二十七條 行政機關調解爭議糾紛,應當制作行政調解筆錄,全面、真實、客觀地記載調解過程、內容。行政調解筆錄應當由參與調解的人員簽名。   第二十八條 調解達成協議后,各方當事人應當簽訂行政調解協議書。行政調解協議書應當載明下列內容: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姓名、職務、住所等基本情況;   (二)糾紛事實、爭議焦點;   (三)各方當事人協議的權利和義務;   (四)履行協議的方式、地點、期限;   (五)其他需要約定的事項;   (六)當事人簽名、調解主持人簽名;   (七)調解機關署名并加蓋公章。   第二十九條 行政調解協議經各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即對調解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誠實守信,自覺按照協議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   行政調解協議書各方當事人各執一份,行政機關留存一份備案。   第三十條 行政調解協議書簽訂后,是行政復議案件的,行政復議機關終止行政復議案件的審理;是其他特定矛盾糾紛的,行政機關終止相應處理程序。   第三十一條 簽訂行政調解協議書后,當事人又反悔,不履行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尋求相關的法律救濟途徑。   第三十二條 經調解未達成行政調解協議的,行政機關應當終止調解,下達行政調解終結通知書,并根據糾紛性質,告知當事人相關的法律救濟途徑。屬于行政機關職權范圍內的糾紛,行政機關應當依法及時作出行政處理決定(含裁決);屬于行政復議案件,行政復議機關應當依法作出行政復議決定。   一方當事人為了促成達成行政調解協議而所作出的讓步或者不利自己的陳述,不能作為行政機關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或者行政處理決定的事實依據。   第三十三條 行政調解應當自受理之日起30日內終結。遇有特殊情況需延長期限的,經行政機關負責人同意,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10日。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四條 行政機關對達成行政調解協議的,應當及時對各方當事人履行行政調解協議結果進行回訪,鞏固調解成果,注意發現問題,督促行政調解協議的履行。   第三十五條 行政調解案件應當歸檔編號,做到一案一檔。文書順序為:   (一)行政調解卷宗目錄;   (二)行政調解申請書或者口頭申請筆錄;   (三)行政調解告知書;   (四)有關證據材料、調解筆錄;   (五)行政調解協議書或者行政調解終結材料;   (六)送達回證。   第三十六條 行政機關進行行政調解時,需要當事人所在基層人民調解組織配合的,可以向當事人所在基層人民調解組織發出邀請。當事人所在基層人民調解組織接到行政機關邀請后,應當指派調解員配合行政機關開展調解。人民法院在進行司法調解時,需要行政機關配合的,行政機關應當積極配合。 第四章 獎勵與處罰   第三十七條 行政機關應當嚴格履行職責,積極主動化解矛盾糾紛。對在行政調解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突出貢獻的個人,州、縣人民政府應當予以表彰獎勵。   第三十八條 行政機關無正當理由不受理行政調解申請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履行調解職責,貽誤糾紛調處時機,造成惡性事件、群體性事件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由監察部門依照有關規定和程序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第三十九條 法律、法規、規章對行政調解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十條 本辦法由阿壩州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四十一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三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劉利玲

劉利玲

執業證號:

14101201711766789

河南豫龍律師事務所

簡介:

劉利玲,研究生學歷,河南豫龍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擅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借貸合同糾紛、租金合同糾紛、交通事故糾紛、保險合同糾紛、醫療事故糾紛、人身損害賠償糾紛、離婚析產糾紛、遺產繼承糾紛、拆遷安置糾紛、刑事辯護、刑事會見等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劉利玲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8-10-2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7-06-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

七屆人大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在用于國際民用航空的機場發生的非法暴力行為以補充1971年9月23日訂于蒙特利爾的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為的公約的議定書》的決定

1998-11-04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法蘭西共和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04-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81年《職業安全和衛生及工作環境公約》的決定

2006-10-3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09-20

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海南行政區建置的決定

1988-05-3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70-01-01

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92-04-03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1989-12-26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06-30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6-03-15

出版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9修訂)

2019-10-11

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06

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

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

2013-08-09

大連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2013)

2013-06-2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

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13-01-30

國務院關于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3-01-08

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6-28

太湖流域管理條例

2011-09-07

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1-07-01

戒毒條例

2011-06-26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印度爱经hd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田中瞳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麻豆| 99精品视频观看| 狼群视频在线观看www| 国产色爽免费视频| 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 色婷婷五月综合丁香中文字幕| 学校触犯×ofthedead|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99精品在线视频| 日韩高清在线日韩大片观看网址|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视频|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 久久影院最新消息| 麻豆安全免费网址入口| 日韩有码在线观看| 午夜人妻久久久久久久久| 91av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性69式xxxx护士|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 理论片手机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2019| 久久波多野结衣|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很痛视频| 天天操免费视频|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免费|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6| 日本视频在线免费| 国产91精品久久| 一个人看www免费高清字幕| 疯狂做受xxxx高潮视频免费| 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久久| 三级台湾电影在线|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