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以138票贊成、5票反對、14票棄權,表決通過了資產評估法。標志著經過十年醞釀,我國資產評估行業迎來首部基本大法。
資產評估法共八章55條,將于12月1日起施行。
在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著力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形勢下,行政審批、行業準入、發揮行業協會作用等方面正在改革探索中。此次資產評估法的出臺,對于促進資產評估行業健康發展,保護國有資產和維護公共利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具有積極的意義。
據了解,我國資產評估行業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產生,經過30多年的發展,資產評估作為促進資產交易公平合理進行的市場中介服務,現在六大類評估機構共有1.4萬多家,評估師人數已經超過13萬,從業人員60多萬。但是行業發展至今,卻沒有一部系統性、管全局的行業大法。長期以來,由于缺乏法律規范,虛假評估影響交易的公平合理,甚至損害資產所有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時有發生。
為規范行業發展,1991年11月16日,國務院頒布《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這是我國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針對評估而專門頒布的行政法規,但該法規側重于處置國有資產的評估規范,無法滿足市場經濟發展對于評估立法的要求。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規劃,第十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牽頭組織起草資產評估法草案。我國于2006年成立草案起草組,草案于2012年2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2013年8月草案提交
二審。時隔兩年后,草案于2015年8月提交三審。此次,經過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最終獲得通過。
對于這部歷經十年才得以出臺的行業大法,全國人大財經委法案室主任龔繁榮介紹說,在立法過程中,我們充分發揚民主,堅持科學立法、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深度研究論證,反復協調溝通,不斷引起共識,對評估機構、評估師、從業人員行為規范以及行業監管、行業協會等方面的作用作出的規定,應當說是在現有條件下的最大公約數。
遏制目前資產評估亂象
“我們希望資產評估法出臺之后,從業人員依法開展業務,政府部門依法加強監管,行業協會積極發揮作用,從而遏制目前一些資產評估的亂象。”龔繁榮說。
對于制定資產評估法的重要性以及重要意義,龔繁榮認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資產評估是通過資產的價值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工具,是維護社會秩序、促進市場公平競爭不可或缺的,通過立法盡快建立與現代市場體系相適應的資產評估法律制度,是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
其次,是維護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需要。我國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為基本經濟制度的社會主義國家,國有資產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和其他所有制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國有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之間的資產轉讓、并購、重組、股權交易比較頻繁,為了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維護公共利益,保護各種所有制資本的合法權益,我們需要依法有序、客觀公正的資產評估。
最后,是行業自我發展規范評估行業行為的需要。目前,評估行業存在行為不規范、相關當事人權責不清晰,甚至還有惡性競爭、虛假評估等情況,這些都迫切需要立法給予規范。
確保法律銜接統一名稱
據了解,在資產評估法的立法過程中,曾有意見提出,資產評估目前特指是財政部門管理的評估領域,因此建議修改資產評估法的名稱,以避免引起誤解。但最終表決通過的法律名稱并沒有修改。
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黃薇的解釋是,主要是考慮到要確保法律之間的銜接統一,避免法律適用的混亂。
黃薇說,關于資產評估法的法律名稱,確實在立法過程中有過一些不同意見,立法機關也進行了認真而反復的研究,最后之所以確定使用“資產評估法”這樣一個法律名稱,是因為目前我們國家有七部法律,包括刑法、公司法、保險法、證券投資基金法、證券法、公路法、企業國有資產法,已經用了“資產評估”這樣的表述。#p#分頁標題#e#
“在這些法律中,資產評估這一概念的內涵是廣義的概念,不僅僅是指財政部門所管的資產評估類別,還包括現在由五個部門分別管的六大評估領域,比如,房地產、土地、礦業權等等,是個廣義的概念。”她舉例說,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規定,“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審計、
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的人員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這一規定,顯然是針對所有從事評估業務的評估專業人員規定的法律責任,而不僅僅針對財政部門所管的資產評估類別評估人員的法律責任。
將制定完善措施和辦法
值得注意的是,“一帶一路”等走出去戰略正在加緊實施,帶來了我國資產評估行業對外開放的問題,但是,在新出臺的資產評估法中,并沒有對外國人以及外國機構在中國能否從事資產評估行業進行規定。
對此,財政部條法司副司長賴永添指出,從我國實際情況看,評估機構的業務涉及各個領域,有一些業務對我國經濟社會的信息安全將構成影響。因此,為了保障國家經濟信息安全,有必要依法采取適當的方式對資產評估涉及國家經濟安全的領域進行規范管理。
按照資產評估法的相關規定,具有高等院校專科以上學歷的中國公民可以參加評估師資格的全國統一考試,這就意味著外籍人士不能夠通過考試成為中國評估師,但是可以以從業人員的身份在中國從事資產評估業務。同時,資產評估法沒有規定外國機構不能在中國開展資產評估業務。那對于涉足資產評估行業的外籍人士和外國機構該怎么樣規范管理?依據在哪里?
賴永添說,根據現行國家安全法的規定,國家要建立國家安全審查和監管的制度、機制,對影響或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外商投資進行國家安全審查,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行使國家安全審查職責,依法作出國家安全審查決定或者提出安全審查意見,并監督執行。資產評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照各自的職權,結合評估行業的發展實際,特別是要借鑒市場經濟國家的通行做法,對外籍人士、外國機構在中國設立評估機構以及外資評估機構從事涉及國家經濟安全領域的評估業務進行必要的安全審查。資產評估法出臺以后,有關部門還要依法進一步制定完善相關的措施和辦法。
不同專業評估統一框架
此次在資產評估法的立法過程中,有一個被一直反復論證、反復研究的焦點問題,那就是如何解決資產評估中多頭管理的問題。
據了解,按照國務院現行的有關規定,評估行業經過了幾次清理整頓之后,劃分為資產評估,土地評估,房地產評估、估價,礦業權評估,保險公估和舊機動車評估等六種專業類別,分別由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商務部、保監會五個部門管理。各種評估專業類別雖同屬資產評估行業,但各專業有其自身的專業特點,專業性都比較強。
“資產評估法是我們現行管理體制下作出的規定,由各部門分別管理,為了便于更好地發揮各專業類別評估的作用,通過立法將不同專業評估管理統一在一部法律框架之下。”龔繁榮解釋說,此舉有利于評估行政管理部門統一監管尺度,有利于各評估行業協會統一制定規則,有利于各評估專業機構統一執業標準,也有利于統一落實評估當事人各方的法定責任,更有利于評估機構實現多種專業綜合發展。因此,資產評估法凝聚了行業共識,目的就是發揮各部門分別管理的優勢以及各專業評估協會自律管理的作用,從而規范評估行業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