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信息泄露事件層出不窮,信息買賣日益猖獗,個人信息安全面臨嚴峻挑戰。我國相關立法未能跟上互聯網發展的步伐,客觀上縱容了網絡犯罪。加快制定個人信息保護相關法律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下的緊迫任務。
一、個人信息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一)信息泄露事件頻頻發生
近年來,我國信息泄露事件日益頻繁。2014年12月25日,12306用戶數據泄露事件曝發,多達13萬用戶的賬號、明文密碼、身份證、手機號等敏感信息在網絡上瘋狂傳播;2015年2月15日,桔子、錦江之星等7大酒店的數千萬條開房信息被泄露,涉及住戶的姓名、家庭地址、電話、郵箱乃至信用卡后四位等敏感信息;4月22日,30多個省市的社保系統、戶籍查詢系統等被曝存在高危漏洞,包括個人身份證、參保信息、財務、薪酬、房屋等敏感信息在內5千多萬條的社保用戶信息可能被泄。據《2015年第一季度網絡詐騙犯罪數據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公民已經泄漏的個人信息多達11.27億條。
(二)個人信息非法買賣日益猖獗
在利益驅使下,一些不法分子大肆販賣個人信息,從傳統的工商、銀行、電信、醫療等部門向教育、快遞、電商等各行各業迅速蔓延,已經形成了龐大的“灰色”產業鏈。2014年12月,130萬條考研報名數據被曝在網上打包銷售;圓通快遞近百萬條快遞單個人信息也曾在網絡上公開出售;網購者的物流信息、商品信息更是不法分子交易的“熱門商品”。愈演愈烈的個人信息非法買賣行為令廣大群眾在經濟、精神和名譽等方面遭受巨大損失。
(三)個人信息濫用助長惡意違法行為
大規模的信息泄露和信息非法買賣助長了短信騷擾、電話詐騙等惡意違法行為。調查報告顯示,有近80%的網民手機號遭到過泄露,并有50%以上的網民因手機號泄露而受到騷擾,我國的個人信息濫用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公害。一些不法份子甚至會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個人信息,向用戶進行詐騙、勒索以謀取非法收益。2015年第一季度,北京網絡安全反詐騙聯盟共接到網絡詐騙報案4920例,報案總金額高達1772.3萬元。個人信息的濫用嚴重侵犯和損害了用戶的個人隱私和財產安全。
二、個人信息保護遭遇法律困境
?。ㄒ唬﹤€人信息保護的法律體系不完善
為保護個人信息,近年來我國加快了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立法實踐?!峨娦藕突ヂ摼W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等法律文件,都對個人信息保護做出相關規定,但都存在系統性不足、可操作性不強等問題,難以滿足實際需求。
?。ǘ﹤€人信息保護的監管缺乏法律規范
一方面,沒有法律對個人信息的監管部門進行明確,使我國個人信息保護處于多部門監管狀態,“九龍治水”的局面普遍存在,且各部門之間缺乏成熟的溝通和協調機制,各自為政,造成政出多門、決策分散、信息溝通不暢、監管無序等現象。另一方面,法律相對缺失導致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監管相對落后,沒有明確信息采集主體的法律責任和采集數據的使用權邊界,網絡的虛擬性、違法行為的隱蔽性更加劇了監管的難度,難以從根本上杜絕和防范非法使用個人信息的行為。
(三)個人信息保護的司法程序不暢
一方面,我國現行法律文件對個人信息主要采用間接保護的形式,對個人信息泄露問題的懲罰范圍沒有明確,懲罰力度不足,難以真正起到警示作用。另一方面,個人信息泄露的被告主體往往是企業,甚至是大企業,訴訟雙方的實力不對等,個人維權常常面臨時間和精力耗不起,訴訟代理費用過高的問題,相關部門在立案后也常遭遇調查取證難、取證時間長、難以確定侵權人等問題。對取證程序的規定不完善,使得信息泄露維權呈現出“高成本、低收益”的不對稱局面,在客觀上助長了個人信息的濫用。#p#分頁標題#e#
三、推動個人信息保護法治化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體系
為保障網絡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動,防止公民個人信息被竊取、泄露和非法使用,我國應在現有立法基礎上,制定系統、完整的法律,提升法律的執行效力,明確個人信息保護的基本原則、權責關系、侵權救濟等問題,健全法律的配套實施細則,細化相關法律解釋,提高個人信息法律保護的可操作性,完善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體系。
?。ǘ娀瘋€人信息保護監管法律效力
為避免多頭監管產生的決策分散、監管無序等問題,應出臺法律強化個人信息保護監管的法律效力,一方面要通過法律明確個人信息保護的主管部門,加強各相關部門的聯系與溝通,形成高效的監管體系。另一方面要在法律層面完善個人信息保護的監管機制,規范信息采集主體必須履行的法律責任,明確所采集數據的使用權邊界,從源頭上預防非法使用個人信息的行為。
(三)理順個人信息保護的司法程序
一方面,應加強現有個人信息保護相關法律的懲罰措施,加大對個人信息非法買賣的打擊力度,強化對泄露個人信息企業的問責機制和處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另一方面,應簡化現有個人信息保護相關法律的司法程序,同時降低群眾維權的時間成本與經濟成本,完善相關法律明確規定調查取證的手段和方式,切實解決相關機構調查取證難的問題,,推動個人信息保護進入集體訴訟和公益訴訟,盡可能改變維權雙方不對等的格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13修訂)
2013-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四號
2010-0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教科書問題的決議
1996-05-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1978年文本)》的決定
1998-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5-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
2000-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30條第31條的決定
1991-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1980-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84-03-02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1997-1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文物的規定適用于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的解釋
2005-12-29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2016-02-06民用機場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政府投資條例
2019-04-14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1-22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2018-07-31反興奮劑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實施方案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