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補水、緊致、祛痘、抗衰,等等,這些化妝品功效宣傳中的常見用語,在未來的使用將不會太容易。生產廠家在他們的產品說明上很難再隨心所欲地標榜自己的產品如何全能,或在某方面如何出色。因為,一旦《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以下簡稱送審稿)的一條規定獲得通過,化妝品企業的功效說明將被戴上緊箍咒。
國務院法制辦就送審稿公開征求意見。送審稿規定,化妝品的功效宣稱應當有充分的科學依據,企業對功效宣稱負責,并應當將有關文獻資料、研究數據或者功效驗證材料在指定網站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目前執行的《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于1990年1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顯然已不適應當前形勢。
不得宣示醫療作用
左右消費者對于化妝品選擇的重要因素,無非是兩個:功效與安全。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化妝品,很多都自我標榜具有神奇的效果。但消費者用完后多是感嘆“沒有描述得那么好”。諸如,某祛痘產品號稱通過“24小時消炎祛腫催熟痘痘”的方法進行治療,并稱“臨床效果驗證”其“痘痘治愈有效性”達80%。
某品牌眼霜稱“使用一個月皺紋減少,對50名婦女的臨床測試,96%眼部肌膚滋養,82%表現光滑、神采熠熠”、“28天讓眼部肌膚擁有更多年輕蛋白質”。這些數據是否可信,對于消費者而言,只有自己親身試過才能得出結論。
為此,送審稿規定,化妝品的功效宣稱應當有充分的科學依據,這些依據可以是相關文獻資料或者研究數據。化妝品生產者應當將有關文獻資料、研究數據或者功效驗證材料在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指定的網站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同時,化妝品廣告應當真實、合法,不得以商標、圖案或者其他形式虛假宣傳產品功效,不得宣稱或者暗示產品具有醫療作用,不得使用他人名義保證或者暗示產品功效誤導消費者。
上市前開展安全評估
化妝品是以涂擦、噴灑或者其他類似方法,施用于人體表面(皮膚、毛發、指甲、口唇等)、牙齒和口腔黏膜,以清潔、保護、美化、修飾以及保持其處于良好狀態為目的的產品。
這就決定了對化妝品產品的安全性要求高,風險零容忍。
近年來因化妝品安全問題造成人身傷害的案例依然不少。如2011年,西安有兩姐妹在使用了某美白套裝后出現頭暈、下肢水腫等癥狀,而且小便中有大量泡沫,到醫院檢查,竟被診斷為腎病綜合征。
據了解,一些違法生產的美白護膚品中如果添加了汞等重金屬,可以通過皮膚滲透至血液,危害人體器官,腎臟就是其中之一。還有一些快速祛斑產品也被曝出添加了重金屬,讓愛美的女士們得不償失。
送審稿對化妝品增設了安全評估要求。上市前,化妝品注冊申請人和備案人應當指定專門人員或者委托獨立的第三方機構,按照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開展化妝品安全評估。
根據送審稿的要求,產品安全評估資料也是化妝品注冊和備案時必須提交的材料。
網購由交易平臺負責
化妝品的安全責任,最終是要落實到企業身上的。為此,送審稿建立了以生產者為主體的質量安全責任制度。
送審稿明確化妝品生產者以自己的名義將產品投放市場,對產品質量安全承擔主體責任,規定生產者在生產行為和質量安全管理、不良反應監測、缺陷產品召回等方面的義務。生產者可以自己取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生產化妝品,也可以委托具有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生產化妝品;生產行為違法或者生產的產品不符合法規要求的,對委托方和受托方均按規定予以處罰。
送審稿明確以可追溯為重點加強經營管理。規定經營者的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妥善貯存運輸等義務,保證監管鏈條完整和產品可追溯。在對化妝品的質量安全保障上,送審稿也苛以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網絡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以責任。網絡一度被認為是化妝品假貨的重災區。多家知名化妝品網站因進貨渠道不正、賣假貨,或是消費者使用后出現不良反應等問題曾被媒體曝光。#p#分頁標題#e#
送審稿規定,互聯網化妝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實行化妝品生產經營者實名登記制度。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化妝品生產經營者承擔管理責任,發現其有違反本條例規定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并立即報告平臺提供者注冊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發現嚴重違法行為的,立即停止提供互聯網交易平臺服務。
進口產品標簽應規范
送審稿加大了對生產經營者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對構成犯罪的行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給予行政處罰;將罰款基數由違法所得調整為貨值金額,并規定了最低罰款額度。
送審稿豐富了處罰種類,設置了對違法生產經營者、檢驗機構以及相關責任人員的資質處罰。按照規定,生產企業有違法行為的,除對企業進行處罰外,對企業負責人、質量安全負責人、安全評估人員等負有責任的自然人可以處以罰款,對委托生產的違法行為實行委托方、受托方雙罰。
送審稿明確將口腔護理用品納入化妝品范疇。但考慮到牙膏等產品的特點,在對其功效宣稱予以規范的同時,還應保留適度的靈活性。這將在后續的具體政策制定中予以體現。
送審稿參考國際慣例,未禁止進口產品加貼標簽,但對標簽加貼行為和內容作出規范,規定化妝品最小銷售單元以及直接接觸化妝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標簽;進口化妝品在外文標簽上加貼中文標簽的,其加貼過程應當符合化妝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要求,并在產品注冊或者備案資料中作出說明;標簽應當使用規范漢字,同時采用其他文字的,標注內容應與規范漢字標注內容保持一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吉超律師(18646396912),男,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執業律師,黑龍江大學畢業,碩士研究生,訴訟法學專業。 具有良好的正規法學教育背景、深厚的法學理論素養,通曉國家現行重要法律、法規。自擔任執業律師以來承辦過大量案件,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長期奮斗在法律實踐工作的最前沿,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反對脫離實踐而空談理論;具有十分豐富的訴訟實戰經驗和處理各類法律事務的實踐經驗;深得當事人一致好評。諳熟國家立法和法學研究工作的最新成果以及司法實踐的最新動態。 堅持以誠信和正直取信于當事人;不唯上,不唯權,不唯書,不唯錢;不做高高在上的學者,也不做挑詞架訟的訟棍;堅持維護當事人利益至上,維護公平與正義至上,為各類企事業單位和公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2004修訂)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1992)
1992-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5-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所附的“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誘殺裝置和其他裝置的修正議定書”》的決定
2002-04-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5-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2001-04-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加入《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的決定
1991-03-02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
1982-12-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國務院提請審議授權深圳市制定深圳經濟特區法規和規章的議案的決定
1989-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1980-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1986-01-20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國營事業單位取得采礦權可以適用國營礦山企業取得采礦權的規定的答復
1989-08-15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1995-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的表決辦法
2003-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宗教事務條例(2017修訂)
2017-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科學數據管理辦法
2018-04-02關于印發《出國留學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11-02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
2010-12-20水利事業費管理辦法
2000-03-05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