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各大媒體紛紛披露的“糖脂寧膠囊”假藥事件讓人深思。犯罪嫌疑人有著合法藥企全國總經銷商的資格,卻大肆干著制造、銷售假藥的罪惡勾當,這種披著合法外衣的造假行為更具迷惑性,危害也更大。對于這樣更具迷惑性的“雙面藥商”,應當如何加強管理,是假藥事件給我們的慘痛教訓,也是相關職能部門必須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
《藥品管理法》修訂立法工作正在進行中,“糖脂寧膠囊”假藥事件的發生,既說明藥品管理立法的極端重要性,也為我國的藥品管理立法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考驗。如何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這是即將修訂的《藥品管理法》不可回避的問題,同時也是檢驗這一立法的成效的關鍵所在。
筆者認為,首先應加大對造假、售假行為的處罰。在暴利的刺激下,總會有一些不法企業,不惜鋌而走險,生產、銷售假藥、劣藥,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這種情況下,必須通過法律的嚴厲處罰,加大違法行為的犯罪成本。現行《藥品管理法》、《刑法》等處罰過輕,不足以讓造假者吸取教訓。不僅應該將藥品造假者驅逐出市場,而且在經濟上要罰到他們傾家蕩產。更重要的是,對藥品造假行為在刑事責任上仍有必要再提高處罰力度,將生產、銷售假藥行為的法定刑提高,以保證法律對藥品造假和銷售者強大的震懾力。
其次,必須加強對“義診”的管理。從新聞報道來看,“糖脂寧膠囊”假藥事件中犯罪嫌疑人主要通過打著“某某協會”的名義,采取所謂的“專家”坐診、免費咨詢、檢測、講座,暗地里銷售“糖脂寧膠囊”。而事實上,近年來,以義診名義,用免費講課、檢測為誘餌,私售假藥引發侵害患者權益的事件,在全國各地時有發生。對于這種所謂“義診”等,如何進行管理和規范是相關職能部門必須考慮的問題。
最后,還要加大對患者的賠償力度。目前,我國法律對藥品安全事故發生后對患者的賠償救濟程度仍然偏低,而懲罰性賠償更是沒有。在一些發達國家,一旦藥品質量出現問題并致人損害的,其賠償都是“天價”。除了行政處罰和刑事制裁以外,重點應在民事賠償中引入懲罰性賠償理念。對于“糖脂寧膠囊”假藥事件這樣危害公共衛生安全和公眾生命健康的假藥生產者,只有通過懲罰性賠償措施,大大提高其違法成本,使其承擔破產或傾家蕩產的賠償責任,對受害人的安慰和對其他生產者的警示作用才能顯現出來。(孫瑞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2019修正)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2016年修正)
2016-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
2011-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2007-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
2007-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
1999-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正)
2001-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58年消除就業和職業歧視公約》的決定
2005-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
2002-08-03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03-06-28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憲法和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的決議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1988-12-29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
1982-12-04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81-12-1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1995-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2001-08-31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艾滋病防治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物業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
2013-02-26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
2012-06-04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職業健康工作現狀調查的通知
201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