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關注公務員立法的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宋世明對該報表示,《公務員法》立法中的主要制度創新,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創新公務員分類制度,在分類的基礎上重新設計公務員的職務、職級,從而為公務員職務管理的其它環節奠定一個新的基礎。
二是通過創設聘任制與任期制,創新公務員隊伍的更新制度,優化公務員隊伍的新陳代謝功能。可以對專業性較強的職位和輔助性職位實行聘任制。而對領導成員職務實行任期制,則是公務員法立法中對公務員更新機制最大的變革。
三是從法律地位上,確認將競爭上崗與公開選拔作為晉升方式之一,通過優化工資制度安排,創新公務員激勵制度。這是對傳統委任制的重要改革。
另外,界定公務員的范圍,也是公務員法立法中的制度設計之一。
宋世明指出,社會生態環境決定整個《公務員法》的立法思想。具體說來,這個環境包括國際化公務員制度改革、中國政治體制改革、中國政府改革三大方面。
首先,尋求專業化與靈活性的統一,從“職業型”走向“職位型”是當代西方公務員制度改革的方向。中國已加入WTO,為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應該對西方公務員制度的共同特征采取“補課”,適當設置一些彈性化的制度安排。
其次,中共十六大以后,政治體制改革步伐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當前與今后一段時間政治體制改革的著力點,也是最緊迫的任務。制定《公務員法》在政改的總體布局中率先啟動,將對政治體制改革提供支持和保障。應以科學化為目標,創新分級分類管理制度;以民主化為導向,創新監督機制;以制度化為基礎,創新隊伍更新制度。
再次,從管理型到服務型的職能轉變,是中國政府改革的關鍵。但政府職能的最終轉變依賴于國家公務員隊伍的行為方式轉變。塑造公務員的“公共精神”是《公務員法》立法的價值定位。
宋世明指出,為未來發展留有余地,為地方和部門的探索和創新預留空間,是《公務員法》立法的重要指導思想,因此《公務員法》將是一部框架法。出臺后,還需要制定大量的下位配套法規。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接受雪克來提·扎克爾辭去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職務的請求的決定
2014-0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期間其部隊臨時處于對方領土的地位的協定》的決定
2007-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條例[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葡萄牙文本的決定
1993-07-02保障公民依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答記者問)
1994-05-12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選舉辦法
2001-03-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2006)
2006-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03-15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的決定
1987-04-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9-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
2019-04-16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2013-11-1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
2012-09-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2-05-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浙江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河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批轉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