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條 因搶險、救災等緊急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用單位、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用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使用后,應當返還被征用人。單位、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毀損、滅失的,應當給予補償。
●害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征用的規定。
●條文解讀
征用是國家強制使用單位、個人的財產。強制使用就是不必得到所有權人的同意,在國家有緊急需要時即直接使用。國家需要征用單位、個人的不動產和動產的原因,是搶險、救災等在社會整體利益遭遇危機的情況下,需要動用一切人力、物力進行緊急救助。所以,法律許可在此種情況下限制單位和個人的財產所有權。
國家以行政權命令征用財產,被征用的單位、個人必須服從,這一點與征收相同。但征收是剝奪所有權,征用只是在緊急狀態F強制使用單位、個人的財產.緊急狀態結束后被征用的財產要返還給被征用的單位、個人,因此征用與征收有所不同。本法第42條規定的征收限于不動產,本條規定的征用的財產既包括不動產也包括動產。
征用在國家出現緊急情況時采用,因此國外通常在緊急狀態法中規定,但也有的國家在民法中作了規定,如意大利民法規定,“在發生公共事務、軍事、民事的重大緊急需求的情況下,可以對動產或者不動產進行征調。對動產或者不動產的所有權人應當給予合理補償。”考慮到征用如征收一樣也是對所有權的限制,因此本法也對征用作了規定。由于征用是對所有權的限制。并可能給所有權人造成不利的后果,征用的采用亦有嚴格的條件限制:(1)征用的前提條件是發生緊急情況,因此征用適用于出現緊急情況時,平時不得采用。 (2)征用應符合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3)使用后應當將征用財產返還權利人,并且給予補償,但通常不及于可得利益的損失。
征用如征收一樣也是較為復雜的問題,同時征用是政府行使行政權,不是民事關系,征用的具體問題應由相關的行政法規定。因此,本條從民事角度作了原則規定。
●相關規定
《憲法》第10條、第13條,《土地管理法》第2條,《防震減災法》第38條,《防洪法》第45條,《傳染病防治法》第45條,《藥品管理法》第43條,《國防法》第48條,《戒嚴法》第17條,《國家安全法》第9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2010-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2005修正)
2005-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3)
1993-03-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決定(1998)
1998-11-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定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已修訂)
1992-04-30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
198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修訂)
2002-12-28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青島市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
1970-01-01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浙江慈溪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1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建立和規范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機制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安全生產治理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2009-04-03森林防火條例
2008-12-01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意見
2008-09-14國務院關于修改《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的決定
2008-09-10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回頭看”再檢查工作督查的通知
2007-11-12國務院關于深圳灣口岸啟用時間的批復
2007-06-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成員的通知
2007-05-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07-04-22國務院批轉衛生部、財政部關于計劃生育工作經費開支問題的規定
1964-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