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公司合并、分立、增資、減資
【釋義】
公司合并是指兩個以上的公司訂立合并協議,依照公司法的規定,不經過清算程序而合并成為一個公司。公司分立是指一個公司通過訂立協議,依照公司法的規定,不經過清算程序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現代公司制度要求公司資本穩定不變,而公司的合并與分立必將形成公司資本增加或減少,因此本章對這部分具體事項作出法律規定。
第一百七十三條 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設合并。
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兩個以上公司合并設立一個新的公司為新設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釋義】
本條是關于公司合并的規定。
〖評析〗
法律將公司合并分為兩種形式,即吸收合并與新設合并。
吸收合并,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中,一個公司存續,其他公司解散,存續的公司吸收解散的公司,即兼并。新設合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中,各個公司解散,另外組建一個新公司。
由于公司的合并或分立涉及到公司主體變更,在變更的同時可能產生新的公司,也可能消滅原有的公司,直接關系到股東的權益,因此決定權不在董事會,而在股東(大)會,必須能過特別決議。
第一百七十四條 公司合并,應當由合并各方簽訂合并協議,并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公司應當自作出合并決議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并于三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可以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
【釋義】
本條是關于公司合并程序及公告的規定。
〖評析〗
合并公司是財產的整體轉讓,并未改變雙方債權人原有的地位,債權人只能以滿足債權和保護債權安全為目的而間接影響合并程序,并無直接阻止合并的理由。
對于合并協議生效前的到期債務,債權人得請求原債務人在實施合并之前單獨清償;對于和吸收公司有不可分離之關系的未到期債務,債權人得拒絕承受,而請求被吸收公司負單方解除合同責任。主債務轉移抵押、保證等從債務的效力,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承受人清償債務或提供相應的擔保。
第一百七十五條 公司合并時,合并各方的債權、債務,應當由合并后存續的公司或者新設的公司承繼。
【釋義】
本條是關于公司合并后債權債務繼承的規定。
〖評析〗
公司合并后,因合并而消滅的公司,其資產包括所有動產、不動產、工業產權和其債權、債務,全部由存續公司或新設公司繼承,成為存續公司或新設公司的財產,債權和債務也由其行使與負責清償。。
2002年1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與企業改制相關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34條“企業吸收合并或新設合并后,被兼并企業應當辦理而未辦理工商注銷登記,債權人起訴被兼并企業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企業兼并后的具體情況,告知債權人追加責任主體,并判令責任主體承擔民事責任”。
公司消滅,辦理注銷登記,無須經過清算程序。變更或設立,存續公司辦理變更登記,新設公司辦理設立登記。權利與義務的概括承受,在合并過程中,積極財產(物權、債權、無體財產權)和消極財產(債務)均轉移于存續公司。
第一百七十六條 公司分立,其財產作相應的分割。
公司分立,應當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公司應當自作出分立決議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并于三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
【釋義】
本條是關于公司分立程序和分立后原公司財產分割的規定。
〖評析〗#p#分頁標題#e#
分立時必須遵守法定程序,股東會通過分立協議,編制各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公司在作出分立決議之日起10日內通知債權人,并在30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公司法取消了原債權人異議權,如果是惡意分立可通過民法上的無效法律行為制度來解決。。
第一百七十七條 公司分立前的債務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擔連帶責任。但是,公司在分立前與債權人就債務清償達成的書面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釋義】
本條是關于公司分立后債務承擔的規定。
〖評析〗
公司財產按分立協議分割,公司債務也應由分立后的各個公司分別承擔。如果在分立協議中約定了債務分擔的,該債務承擔應須經債權人同意,否則無效。如果未能與債權人就清償債務或者提供擔保達成協議的,或者債務分配協議規定不明或者根本沒有規定的,債務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 《合同法》第90條]
第90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債權人和債務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與企業改制相關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2條、第13條]
四、企業分立
第12條 債權人向分立后的企業主張債權,企業分立時對原企業的債務承擔有約定,并經債權人認可的,按照當事人的約定處理;企業分立時對原企業債務承擔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或者雖然有約定但債權人不予認可的,分立后的企業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13條 分立的企業在承擔連帶責任后,各分立的企業間對原企業債務承擔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根據企業分立時的資產比例分擔。
第一百七十八條 公司需要減少注冊資本時,必須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
公司應當自作出減少注冊資本決議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并于三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
公司減資后的注冊資本不得低于法定的最低限額。
【釋義】
本條是關于公司注冊資本減少的規定。
〖評析〗
減資的情形:1、縮小經營規模或停止經營項目;2、減少資本過剩,提高財產效用;3、實現股利分配,保證股東權益;4、縮小資本與凈資產差距;5、公司分立。
減資的方式:同比減資,即按股東原出資比例或持股比例同步減少出資,各股東的股權比例或持股比例不變。不同比減資,其結果比例發生變化。返還出資的減資,將部分出資款返還給股東,減少公司資本的同時也減少公司的資產或運營資金,屬于實質性減資。免除出資義務的減資,是對尚未繳足出資額的股權或股份,免除股東全部或部分繳納出資的義務;鏟除股權或股份的減資,是在公司因虧損而減資時,直接取消部分股權或股份,或者直接減少每個股份的金額,并抵消本應彌補的公司虧損。后兩種減資的結果只是改變公司資產的性質和結構,不改變其總的價值金額,只減少公司的資本總額,而不減少資產總量,是形式上減資。
依照法定程序辦理外,減資受不得低于資本最低限額的限制。
第一百七十九條 有限責任公司增加注冊資本時,股東認繳新增資本的出資,依照本法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繳納出資的有關規定執行。
股份有限公司為增加注冊資本發行新股時,股東認購新股,依照本法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繳納股款的有關規定執行。
【釋義】
本條是關于公司增加注冊資本、股東繳納出資和股款的規定。
〖評析〗#p#分頁標題#e#
本條專門針對增資,要求按照公司法第27條、第28條、第29條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繳納出資的規定,第83條至第90條和第92條對股份有限公司認股人繳納股款的規定,公司增資繳納出資和股款無特別規定的,進行辦理。
第一百八十條 公司合并或者分立,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依法向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公司解散的,應當依法辦理公司注銷登記;設立新公司的,應當依法辦理公司設立登記。
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應當依法向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
【釋義】
本條是關于公司合并、分立、增資和減資辦理登記的規定。
〖評析〗
公司合并、分立隨之可能會產生的增資和減資的情形,也就會形成變更、注銷以及設立登記。
[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05修訂)》]
第五章 變更登記
第26條 公司變更登記事項,應當向原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未經變更登記,公司不得擅自改變登記事項。
第27條 公司申請變更登記,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變更登記申請書;
(二)依照《公司法》作出的變更決議或者決定;
(三)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規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公司變更登記事項涉及修改公司章程的,應當提交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章程修正案。
變更登記事項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在登記前須經批準的,還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提交有關批準文件。
第28條 公司變更名稱的,應當自變更決議或者決定作出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
第29條 公司變更住所的,應當在遷入新住所前申請變更登記,并提交新住所使用證明。
公司變更住所跨公司登記機關轄區的,應當在遷入新住所前向遷入地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遷入地公司登記機關受理的,由原公司登記機關將公司登記檔案移送遷入地公司登記機關。
第30條 公司變更法定代表人的,應當自變更決議或者決定作出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
第31條 公司變更注冊資本的,應當提交依法設立的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證明。
公司增加注冊資本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認繳新增資本的出資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認購新股,應當分別依照《公司法》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繳納出資和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繳納股款的有關規定執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公開發行新股方式或者上市公司以非公開發行新股方式增加注冊資本的,還應當提交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核準文件。
公司法定公積金轉增為注冊資本的,驗資證明應當載明留存的該項公積金不少于轉增前公司注冊資本的25%。
公司減少注冊資本的,應當自公告之日起45日后申請變更登記,并應當提交公司在報紙上登載公司減少注冊資本公告的有關證明和公司債務清償或者債務擔保情況的說明。
公司減資后的注冊資本不得低于法定的最低限額。
第32條 公司變更實收資本的,應當提交依法設立的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證明,并應當按照公司章程載明的出資時間、出資方式繳納出資。公司應當自足額繳納出資或者股款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
第33條 公司變更經營范圍的,應當自變更決議或者決定作出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變更經營范圍涉及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在登記前須經批準的項目的,應當自國家有關部門批準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
公司的經營范圍中屬于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須經批準的項目被吊銷、撤銷許可證或者其他批準文件,或者許可證、其他批準文件有效期屆滿的,應當自吊銷、撤銷許可證、其他批準文件或者許可證、其他批準文件有效期屆滿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或者依照本條例第六章的規定辦理注銷登記。#p#分頁標題#e#
第34條 公司變更類型的,應當按照擬變更的公司類型的設立條件,在規定的期限內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并提交有關文件。
第35條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轉讓股權的,應當自轉讓股權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并應當提交新股東的主體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證明。
有限責任公司的自然人股東死亡后,其合法繼承人繼承股東資格的,公司應當依照前款規定申請變更登記。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改變姓名或者名稱的,應當自改變姓名或者名稱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
第36條 公司登記事項變更涉及分公司登記事項變更的,應當自公司變更登記之日起30日內申請分公司變更登記。
第37條 公司章程修改未涉及登記事項的,公司應當將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章程修正案送原公司登記機關備案。
第38條 公司董事、監事、經理發生變動的,應當向原公司登記機關備案。
第39條 因合并、分立而存續的公司,其登記事項發生變化的,應當申請變更登記;因合并、分立而解散的公司,應當申請注銷登記;因合并、分立而新設立的公司,應當申請設立登記。
公司合并、分立的,應當自公告之日起45日后申請登記,提交合并協議和合并、分立決議或者決定以及公司在報紙上登載公司合并、分立公告的有關證明和債務清償或者債務擔保情況的說明。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公司合并、分立必須報經批準的,還應當提交有關批準文件。
第40條 變更登記事項涉及《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載明事項的,公司登記機關應當換發營業執照。
第41條 公司依照《公司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撤銷變更登記的,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申請書;
(二)人民法院的裁判文書。
對于增資、減資必須作變更登記,公司注冊資本發生變化自然也需要作驗資。
[ 《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2005修改)》【2005-12-27】]
第18條 公司注冊資本、股東出資數額或者發起人的認購額、出資或者認購的時間及方式由公司章程規定。公司注冊資本及實收資本數額、股東出資數額或者發起人的認購額、出資或者認購的時間及方式發生變化,應當修改公司章程并向公司登記機關依法申請辦理變更登記。
第19條 變更注冊資本、實收資本的驗資證明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一) 公司名稱;
(二) 公司類型;
(三) 變更前后股東或者發起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出資額和出資方式、出資時間。
(四) 變更前后的注冊資本及實收資本數額;
(五) 增加注冊資本的實際繳納情況。以貨幣出資的,應當說明股東或者發起人的出資額、出資時間、開戶銀行、入資戶名及賬號;以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及其他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的,應當說明股東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的情況、評估情況;以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轉增注冊資本及實收資本的,應當說明轉增數額、公司實施轉增的基準日期、財務報表的調整情況、留存的該項公積金不少于轉增前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五、轉增前后財務報表相關科目的實際情況、轉增后股東的出資額;
(六) 減少注冊資本及實收資本的,應當說明公司履行《公司法》規定程序情況和股東或者發起人對公司債務清償或者債務擔保情況。
第20條 公司成立后,股東或者發起人作為出資的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及其他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于公司章程規定數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或者發起人補交其差額。原出資中的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及其他非貨幣財產應當重新進行評估作價。公司實收資本應當進行重新驗證并由驗資機構出具驗資證明。#p#分頁標題#e#
第21條 公司成立后,公司登記機關發現公司涉嫌實收資本不實的,可以要求公司到指定的驗資機構進行驗證,并要求其在規定期限內提交驗資證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13-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戰爭遺留爆炸物議定書》的決定
2010-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的決定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2000修正)
200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2001修正)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1992-04-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人民代表會議代行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決定
1988-07-0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的決議
1982-12-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2004第二次修正)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
199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訂)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監督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003-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2017-10-07全國經濟普查條例(2018修訂)
2018-08-11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
2010-09-14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的通知
2013-02-23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的通知
2011-07-3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安全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煙花爆竹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1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采取綜合措施對耐火粘土螢石的開采和生產進行控制的通知
2010-01-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全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及成員的函
200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