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條 信托當事人進行信托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循自愿、公平和誠實信用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釋義】本條是對信托活動應當遵守的基本原則的規定。
信托活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共同形成的一種特定的民事商事法律關系。信托活動應當同其他民事商事活動一樣,必須遵循共同的一些基本原則。
一、信托當事人進行信托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這是開展信托活動的一項基本原則。一般來講,依照一定的目的設立信托以及信托當事人之間相互履行其義務,是基于當事人之間的意思自治,屬于信托當事人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原則上,民事關系主要涉及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只要當事人的意思不與法律的強制性規范相抵觸,即承認該行為的法律效力。但是,國家法律中的強制性規定,信托當事人是不得違反的,這些法律包括專門調整信托關系的信托法,調整民事關系的基本法,以及其他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各項法律和行政法規。
二、信托當事人進行信托活動,必須遵循自愿、公平和誠實信用的原則,這是開展信托活動的另一項重要原則。信托活動是一種民事商事行為,信托當事人之間處于平等地位,設立信托,形成信托關系,必須建立在委托人、受托人的自愿基礎之上。同時,通過信托合同等信托文件約定信托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必須體現公平的原則。在設立信托和按照信托文件進行信托活動時,當事人之間應當有誠意,維護相互之間的信任關系,不得背信棄義,損害對方和第三人的利益。
三、信托當事人進行信托活動,必須遵守社會公共道德,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這也是開展信托活動必須遵守的一項重要原則。信托活動屬于民事商事行為,信托當事人可以根據信托的功能,在自愿的基礎上設立信托,以實現信托的目的和受益人的利益。但是,該信托目的和受益人的利益,不能違反社會公共秩序,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信托目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信托活動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該信托行為無效,不受法律的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正)
2017-06-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2010-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縣級直接選舉工作問題的決定
1980-02-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82修正)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正)
2000-07-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防止傾倒廢物及其他物質污染海洋的公約>1996年議定書》的決定
2006-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產生辦法
1996-10-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1999)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2002-08-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的表決辦法
2003-03-06國務院關于修改《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旅行社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007-04-22國務院關于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
2013-06-13國務院關于上海市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印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10-08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2012-04-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1-1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11-04-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
2011-02-13國務院三網融合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三網融合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0-08-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地區(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0-06-30